伦理规范

出版伦理道德及规范

 1、《石油物探》编辑部出版伦理指南

为进一步加强作者、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职业伦理素养,提升出版文章的水平,杜绝重复内容的发表,《石油物探》编辑部参考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和七部门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科协发组字〔201598)等相关出版伦理规范,结合本刊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石油物探》出版伦理指南。

1.1 作者的出版伦理

1) 不能将稿件同时投给多个期刊,已经发表的稿件不能重复发表。

2) 保证稿件为原创作品,无抄袭、剽窃、数据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稿件内容不含涉密信息。

3) 稿件内容表述科学、准确,文责自负。

4) 所有署名作者均符合期刊关于作者资格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减作者。

5) 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给予客观评价,并在稿件中正确标引。

6) 在稿件中写明与该研究有关的资助信息,不可写与该研究无关的其他资助信息。

7) 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如有异议,可以向编辑部提出申诉。

1.2 审稿专家的出版伦理

1) 及时评审稿件并给出具体审稿意见,如果因故不能按时完成评审,应及时告知编辑部。

2) 对稿件的评价科学、准确,不能有无礼、贬低、人身攻击的评语出现。

3) 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稿件内容保密,并且不能违规使用作者的研究成果。

4) 与作者、组织等存在竞争、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时,主动回避评审该稿件。

1.3 编辑的出版伦理

1) 及时将稿件登记、送审、编辑、出版等,保证公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

2) 编辑出版过程中,注重出版规范。

3) 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稿件内容保密,并且不能违规使用作者的研究成果。

4) 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如作者有异议,允许作者提出申诉。

5) 鼓励学术争论,百家争鸣。

6) 采用“双盲评审制度”,对作者、审稿专家的信息保密。

7) 与作者、组织等存在竞争、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时,主动回避处理该稿件。

 

2、《石油物探》编辑部同行评审制度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发表稿件的重要一环,编辑部通过让同领域专家评审稿件,从而判断是否录用该稿件,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石油物探》编辑部执行稿件三审制度,即责编初审、行业专家评审、主编(编委会)终审制度。稿件送审前均删除作者姓名、单位、基金资助、致谢等相关信息,因此所有审稿环节均为双盲评审。具体如下:

2.1 责编初审

针对文章选题、学术水平等整体情况进行评审。符合本刊要求的稿件可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否则退稿。

2.2 行业专家评审

针对文章创新性、学术水平、严谨性等具体内容进行评审。稿件由2-3位行业专家评审,并提出审稿意见供作者参考。

2.3 主编(编委会)终审

主编根据同行专家的审稿意见,决定是否录用或者退修改再审。有争议的稿件提交至编委会讨论或再送其他专家审读,根据具体审稿意见给出终审结论。

 

3、《石油物探》关于学术不端论文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为加强科技期刊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促进科研诚信,保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维护本刊的质量和声誉,《石油物探》将按照编辑出版流程,严格对全部投稿论文进行多次检测和筛选,对认定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实行退稿并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具体的检测认定流程及处理办法现公布如下:

3.1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程序

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相关搜索引擎系统对论文进行检测,同时积极关注同行评议中提供的线索,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在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检测论文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本编辑部将本着审慎的态度对经系统检测查重率高的论文,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或编委会审查认定。

3.2 需检测的论文范围

1) 所有投稿论文、准备录用和已录用的论文;

2) 被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已发表的论文。

3.3 学术不端论文的认定标准

采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论文进行查重检测。如查重率在8%及以上者(确保低于8%且不涉及文章核心内容),本编辑部会把该论文与对比论文一起提交审稿专家或编委会认定论文重复的性质及形式,并制作《论文与比对论文雷同的认定及处理意见书》。

认定为学术不端论文的标准如下:

1) 论文内容中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的成果的;

2) 论文内容中,改变他人成果的类型并将他人完成的成果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成果的;或者不改变成果的类型但是利用成果中受著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将他人完成的成果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成果的;

3) 引用他人受保护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未注明或未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的;

4) 与作者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电子版已在网络上发布的论文的主体内容相同,仅做一些形式上的改动,实质性研究进展不足的;

5) 在论文中捏造或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的;

6) 将相同的文章同时投给本刊和其他刊物的;

7) 作者署名及排序、作者单位标注存在纠纷的。

3.4 对认定为学术不端论文的处理

1) 本刊将本着审慎的态度对待最终认定为属于学术不端的论文,及时通知作者,在做出处理决定前,允许作者就此问题做出解释和申辩。

2) 如果该论文尚未录用,本编辑部将立即终止处理流程,作退稿处理并对作者给予批评教育。

3) 如果该论文处于已录用但未正式刊出状态,本编辑部将作退稿处理并取消其录用资格,同时对作者给予存档和警告。

4) 如果该论文已正式刊出,本编辑部将在纸版、本刊网站上刊发正式撤消发表该论文的公告,并通知合作数据库对网络版同时予以删除,终止该论文的传播;同时,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进行通报。作者需退还此论文的稿费,在纸版上就论文的侵权行为和产生的不良影响向本刊、被侵权者或单位、以及全体读者公开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如给本刊造成声誉或是其他损失的,本编辑部将保留继续追索赔偿的权利。

5) 对严重抄袭剽窃、一稿多投多发的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撰写的论文,3年内本刊将一概不予接收。

3.5 论文作者异议的处理

如论文作者对本刊的认定和处理结果持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本刊提出书面申请复核(逾期本刊将不予受理),编辑部负责邀请专家对该论文进行复审,做出最终处理意见,并在30个工作日内将复审结果通知论文作者。

 

4、《石油物探》编辑部关于撤稿的相关规定

     《石油物探》编辑部根据具体情况,对作者主动撤稿和编辑部撤稿作如下规定:

4.1 作者主动撤稿

1) 作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成功投稿后,由于自身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编辑部说明情况。

2) 作者所投稿件已通过审核,作者要求撤稿时,须填写“作者撤稿申请书”。

3) 已经进入编辑排版程序的稿件,因作者原因需要撤稿的,除需填写详细的“作者撤稿申请书”外,还需赔偿编辑部因审稿、编辑、排版所产生的费用。

4) 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计2次者,编辑部将在一年内拒收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稿件。

4.2 编辑部撤稿

1) 稿件录用后,编辑部若发现稿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将与作者沟通,并将相关材料提交至编委会,做出撤稿决定。

2) 若稿件未正式公开发表,则由编辑部撤稿并填写“编辑部撤稿说明书”。

3) 若稿件已正式公开发表,编辑部将在《石油物探》网站以及最新一期刊物上刊登“撤稿声明”,并向相关数据库收录机构发送“撤稿声明”,撤回其稿件的所有数据信息。

4) 对于稿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编辑部将在三年内拒收其署名稿件。

 

5OA政策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石油物探》是开放获取期刊,所有的文章一经发表将立即和永久供读者免费阅读和下载。

同行评议

由《石油物探》编委会负责同行评议,形式为双盲评审。所有稿件由编辑部初评后送给不少于两位小同行评审,主要评估论文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主编最终决定文章能否发表。

用户权益

《石油物探》使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允许的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但在这些过程中必须保留作者署名、仅限于非商业性目的、不得进行演绎创作。

作者权益

稿件录用后作者需要与编辑部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将版权转让给《石油物探》,但有权按照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允许第三方分享他们的文章(如存储于机构知识库),也可用于其他学术方面的目的。

出版费用

《石油物探》办刊经费全部来源于主办单位拨款。《石油物探》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版面费、审稿费、加急费等)。

《石油物探》编辑部



发布日期:2020-02-24    浏览: 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