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5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9-25
  

  • 全选
    |
    目次
  • 石油物探. 2012, 51(5): 1-2.       PDF全文 ( )   
  • 基础研究
  • 云美厚,曹文明,聂 岩,张志虎,李运肖
    石油物探. 2012, 51(5): 425-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地质构造解释困难已成为制约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碳酸盐岩裸露区近地表地震波衰减特性研究对于揭示地震采集资料低品质的成因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以镇巴探区800余口井的微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采用李庆忠经验公式估算了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
    Q,进而分析了不同岩性出露区近地表衰减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裸露区近地表地层平均品质因子明
    显低于砂岩、泥岩和砂泥岩互层出露区,显示出较强的地震波衰减特性,其可能是造成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
    资料低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 唐志远,孙赞东,魏建新,张远银
    石油物探. 2012, 51(5): 431-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溶蚀孔洞作为目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勘探目标,定量计算其体积大小意义重大。针
    对基于地震反演结果的碳酸盐岩溶洞定量雕刻问题,设计了不同大小孔洞和不同充填物孔洞物理模型,在物理模
    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孔洞大小和不同充填物对孔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在叠前道集资料上添加不
    同程度的随机噪声,分析了噪声对溶洞定量雕刻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孔洞越大,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小;孔
    洞内填充介质速度越低,孔洞体积雕刻误差越大;噪声的影响总是趋于缩小孔洞响应的体积,噪声越大,影响越
    明显。
  • 吴宝年,吴肃琴,黄义,丰波
    石油物探. 2012, 51(5): 440-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消除伪谱法弹性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因数值计算产生的干扰伪波,分析了伪谱法弹性波场数值计算产生干
    扰伪波的原因,提出在伪谱法弹性波场数值模拟时引入交错网格,采用中心网格和交错网格联合计算的方式(即:采
    用交错网格计算一阶导数,采用中心网格计算二阶导数)来克服波场计算过程中的数值振荡现象。模型计算结果表
    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伪谱法模拟波场中的干扰伪波,使波场计算值稳定、准确、可靠。
  • 方法研究
  • 孔庆丰
    石油物探. 2012, 51(5): 446-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ilbert-Huang变换是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新方法,包括经验模态分解(EMD)和Hilbert变换两部分。根据
    面波主要存在于低频分量中的特点,首先去除只含面波的IMF分量,然后对同时包含面波和有效波的IMF分量进行
    Hilbert变换,在其时频平面中的位置(即时频通域)设计时频滤波器进行面波去除,最后把去除面波后的低频分量和
    只包含有效波的分量进行Hilbert-Huang反变换,得到去除面波后的地震记录。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
    较好地压制面波,有效信号损失较少。
  • 赵群峰,张 东,王 敬,张小磊
    石油物探. 2012, 51(5): 451-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初至波走时计算与路径追踪是基于射线理论层析成像的关键,走时线性插值(LTI)算法具有较高的追踪精度和
    计算效率,在二维条件下应用广泛,但在三维情况下存在最小走时方程不能解析求解的问题。为此,在走时线性
    插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格逐次剖分方法。该方法基于原有的LTI网格界面剖分算法,在最小走时剖分
    点附近建立同样规格的剖分点阵列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搜索,寻找最小走时,避免了增加剖分精度而进行的全局细
    化搜索,节约了计算时间。该方法解决了三维LTI最小走时求解问题,并且能够以较小的计算代价获得更高的计算
    精度。在给出算法原理与计算步骤的同时,通过模型及实例验证了新算法在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上的改进。
  • 地震采集
  • 王军锋,戈宝存,李 强,魏 冰
    石油物探. 2012, 51(5): 459-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沙漠地区的微测井合成记录上,潜水面附近会存在频率突然变低的高速层段。以往由于忽视了这种高速层
    内的低频现象,在设计激发深度时未能避开潜水面下的低频层,引起单炮资料品质产生突变。为此,提出了增加
    远道观测点的微测井改进方法,介绍了如何根据远道初至波特征来提高微测井资料解释精度;分析了低频层特征
    及其识别依据、厚度求取方法与空间展布规律;最后,在求准潜水面埋深的基础上,根据低频层厚度变化进行激
    发深度设计。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激发深度能有效避开低频层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黄明忠,李培明,王彦娟
    石油物探. 2012, 51(5): 464-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资料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覆盖次数的高低,而覆盖次数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勘探成本的增加。为了解
    决这一难题,以可控震源独立同步激发(ISS)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效采集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ISS技术会产生很强的邻炮干扰,需要在资料处理中予以压制。较详细地分析了ISS资料邻炮干扰的特点和分布
    规律,发现邻炮干扰在不同道集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需要进行多域分步压制。通过资料分析和处理试验,
    提出了两步法压制邻炮干扰的处理流程,即分别采用强振幅分频压制技术和中值滤波技术来实现ISS数据中邻炮干
    扰的压制,并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偏移成像
  • 蔡杰雄,方伍宝,杨勤勇
    石油物探. 2012, 51(5): 469-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高斯射线束(高斯束)的本质是利用傍轴近似方程在射线中心坐标系中描述波传播。高斯束偏移包括单个高斯
    束的求解及所有高斯束叠加成像两步骤。单个高斯束分两步求得,即通过运动学射线追踪求取中心射线的路径及
    走时;通过动力学射线追踪获取中心射线附近的高频能量分布。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既保持了射
    线方法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又考虑了波场的动力学特征。高斯束偏移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叠加成像,解决了射
    线类方法中的多路径问题,兼具了初至波到达时Kirchhoff积分偏移的灵活性和波动方程偏移的精确性。高斯束偏移
    方法没有成像倾角限制,并且只需在射线追踪时引进高程管理即可将其应用至起伏地表情况,避免了复杂区的静
    校正问题,提高了起伏地表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与优越
    性。
  • 周巍,王鹏燕,杨勤勇,方伍宝,潘宏勋,刘旭跃,郭书娟
    石油物探. 2012, 51(5): 476-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提高,各向异性对于常规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研究了利用P
    波非双曲旅行时求取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当道集的排列长度远大于勘探目的层深度时,P波走时资料包含的信息
    可以用来确定VTI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利用VTI介质的CMP道集,研究了二步法提取η参数的方法,即先利用短排
    列地震数据求取均方根动校正速度,再利用长排列数据和水平速度扫描法得到水平速度,通过转换得到各向异性η
    参数;采用基于声学近似的VTI介质程函方程,通过各向异性射线追踪计算旅行时。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利用上述方法提取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介质各向异性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使成像精度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
    高。
  • 朱海波,林伯香,徐兆涛,刘志成,潘宏勋
    石油物探. 2012, 51(5): 486-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复杂山地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影响速度分析和速度建模,造成偏移归位不准确。为消除山地地震资料偏移处
    理因高程变化大引起成像聚焦变差的问题,有效避开低信噪比下的深度域速度建模,提出了一套基于起伏地表叠
    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流程,主要处理步骤包括成像基准面构建、基于成像基准面的速度模型更新和起伏地表叠前时
    间偏移。构建成像基准面的目的是使获得的速度模型与实际速度模型最大程度相吻合;基于成像基准面的速度模
    型更新能使速度模型更有效地收敛;还原实际炮、检点关系的起伏地表叠前时间偏移提高了时间偏移的聚焦能力
    。西部某山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流程得到的剖面品质高、分辨率显著提升、断点清晰、断面
    刻画明显,为后续解释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 储层预测
  • 张旭光
    石油物探. 2012, 51(5): 493-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油气勘探前景良好,但目的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纵
    、横向变化快,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晰,预测难度大。为此,应用该区测井数据和岩心、录井等资料对储层进
    行了分类,利用交会分析技术分析了储层与围岩的岩石物理特征,通过地震属性提取与模型正演,研究了碳酸盐
    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波阻抗、振幅、振幅变化率、相干等地震属性参数为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其中
    波阻抗对储层物性的变化比较敏感,对规模储层有较好的反映。10 m以上的溶洞产生强振幅串珠状反射,利用常
    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可以进行有效预测;有一定厚度、规模的裂缝型、溶孔型储层能引起地震振
    幅的明显变化,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相干属性,结合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有效预测。
  • 郝前勇,印兴耀,王玉梅,钮学民,张繁昌
    石油物探. 2012, 51(5): 502-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利用储层弹性模量可以描述不同类型的岩性和流体,但是单一弹性模量在储层预测时通常具有多解性。考虑
    到弹性模量流体因子(Elastic Modulus Fluid Factor,EMFF)具有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的双重特性,从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
    量μ的交会出发,引入弹性模量流体因子的概念,解决了单一弹性模量在储层预测时具有多解性的问题,提高了识
    别流体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得到弹性模量参数,结合岩石物理分析结果构建弹性模量
    流体因子,以此为基础即可实现流体识别和储层预测。胜利油田永新工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新构建的弹性模量流
    体因子能够有效地识别含油储层。
  • 测井技术
  • 张元中,周开金,赵建斌,苗秀英
    石油物探. 2012, 51(5): 508-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早期开发井普遍缺乏横波测井资料的现实,分别讨论了基于Greenberg-Castagna公式、近似Gassmann方程
    和Xu-White模型等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预测横波测井曲线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以某油田开发井
    横波时差测井曲线预测为例,通过实测横波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Greenberg-Castagna公式法简单实用,经过流体校正后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较好; 近似Gassmann方程法和
    Xu-White模型法相对复杂, 对输入参数进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横波速度预测的精度。
  • 方战杰,孟小红
    石油物探. 2012, 51(5): 515-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测井相分析是储层勘探与开发的一项有效技术。基于研究区的单井和多井测井相谱曲线的大尺度和小尺度所
    呈现的不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形特征谱分析。通过5种测井相的分尺度分形特征谱计算,对求得的分维数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单井测井相大、小尺度的分维数起伏不大,说明单井的岩性构成基本一致;而多井2
    种测井相分尺度分维数分析结果表明其只对小尺度分量敏感,且多井测井相小尺度分维数等值线平面图的分布趋
    势与实际含气分布符合较好,说明测井相分形特征谱分析技术可以适用于储层展布规律的预测。
  • 徐敬领,王贵文,王亚静,秦宇星
    石油物探. 2012, 51(5): 521-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识别、储层参数表征、流体性质判别及数学方法的应用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厘定
    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评价方法可知:依据一定的数学算法,综合利用
    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不仅能很好地识别储层类型,而且能实现对储层参数的半定量、定量计算评价。利用
    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新技术(电成像和声成像)资料计算出缝洞储层的各项物性参数,结合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横波
    测井能进一步判别出流体性质。地质统计学、模糊数学、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数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复杂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综合研究表明,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
    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和验证。
  • 张胜,夏竹,凌云,郭建明,郭向宇,王洁
    石油物探. 2012, 51(5): 531-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常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中,单井误差消除和多井一致性校正都是从测井角度进行的,当面对复杂的陆相
    沉积地层时,地层单元在井间很难进行等时及准确的对比解释,标准化后的测井资料质量仍然不能满足基于测井
    的储层地质特征精确描述与刻画的高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井震结合测井资料标准化新思路,并在标准化处理
    各步骤中更多地融入地震信息,即在地震相对等时间地层沉积格架宏观约束下,强调把测井垂向高分辨性与地震
    空间上连续性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测井资料标准化效果与测井分析数据的质量,为后续更合理、
    更准确地开展储层精细描述阶段的测井数据储层地质解释、储层参数定量计算和三维储层静态地质建模打下良好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