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5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7-25
  

  • 全选
    |
    目次
  • 石油物探. 2012, 51(4-): 1-2.       PDF全文 ( )   
  • 基础研究
  • 郭宏伟,王尚旭,孙文博
    石油物探. 2012, 51(4-): 319-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通常地震波声波方程正演模拟所采用的方程是描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波动方程,该方程
    用于非均质介质时,其模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因此需要在界面处引入过渡层,即认为弹性参数
    是连续变化的。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非均质声波方程,将单元内的弹性参数插值,使介质上任意
    一点的位移和应力始终是一个连续函数,这样对于突变界面就能通过过渡层来近似模拟,当该层
    单元格足够小时可以有效控制误差,提高正演模拟精度。最终通过数值模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
    有效性。
  • 李辉,冯波,王华忠
    石油物探. 2012, 51(4-): 327-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高斯波包(Gaussian Packet)是一种在高频渐进理论下描述波传播的方法,对不同高斯波包叠加
    可以得到给定点震源函数产生的波场。常速介质中,高斯波包按中心射线出射角度积分存在解析
    表达式,把该表达式与Gabor点源函数产生波场的解析式对比发现两者是等价的。基于此,利用波
    动方程关于震源函数的线性性,提出一种利用高斯波包叠加计算任意点源函数产生的波场的新方
    法。该正演方法可以应用于叠前深度偏移中。对比高斯波包叠加与有限差分法计算的点源波场结
    果可以看出,两者相差很小。叠前深度偏移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高斯波包正演的新方法有效
    可行。
  • 程磊磊,王华忠,刘少勇
    石油物探. 2012, 51(4-): 338-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地震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主要有基于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的积分类方法和基于微分
    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或混合域解法两大类。高斯束方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描述波传播与成像的方
    法,其存在问题是在描述射线中心坐标系中的波传播过程中引入的近似过多,除了高频近似外,
    垂直于射线路径任一点的平面内波场的振幅仅仅简单地用射线路径上该点振幅的高斯衰减获得,
    不能描述射线束内复杂波现象。为此,推导出射线中心坐标系下傍轴单程波方程,在射线束内利
    用傍轴单程波方程实现波场的传播,以精确描述局部波场。该方法不仅结合了射线的灵活性,还
    较好地描述局部射线束内波场。与简单射线理论和复杂波动理论相比,该方法在灵活性和精确性
    之间取折中,能更方便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和层析速度估计问题。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
    正确性。
  • 方法研究
  • 王 江,曹俊兴,刘力辉
    石油物探. 2012, 51(4-): 343-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方向金字塔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拉普拉斯概率密度模型和
    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压制大部分随机噪声,但信号局部存在畸变
    和残余噪声。均值滤波具有图像平滑的作用,可以消除信号畸变,压制残余噪声,因此提出了方
    向金字塔分解与均值滤波联合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数值模拟实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
    能有效压制随机噪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 俞 华,薛永安,王 勇,李红彩,杨彦敏
    石油物探. 2012, 51(4-): 350-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更好地发挥曲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去噪处理方面的优势,同时克服其固有缺陷,在地震资
    料去噪处理中应用了基于曲波变换和全变差最小化技术的联合衰减随机噪声技术。该技术在应用
    曲波变换时,对选取的阈值使用非线性阈值法,同时对小系数采用全变差最小化技术。理论模型
    与实际地震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衰减随机噪声,有效地克服单独使用曲
    波变换带来的伪曲线现象,同时较好地保护了有效信号。
  • 马继涛,姚逢昌,陈小宏,张 征
    石油物探. 2012, 51(4-): 356-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自适应相减是波动方程预测减去法多次波压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常用的基于能量最小的L2
    范数自适应相减算法在多次波和一次波相交时,求取的滤波算子在匹配时会影响一次波信号,因
    此,相减时会损害一次波的能量。将τ-p变换与L2范数自适应相减算法相结合,利用τ-p变换对数据
    进行倾角分解,使多次波和一次波尽可能地分离;对倾角分解后的数据进行自适应相减,再将相
    减结果组合输出,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相减时对一次波的损害。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应用结果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康怡亭,王 鑫,赵彦青
    石油物探. 2012, 51(4-): 362-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老油区地震勘探中,工频噪声干扰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压制工频噪声的常规方法
    是陷波处理,该方法在压制噪声的同时对有效信号损伤很大。另一类基于正弦或余弦函数逼近的
    工频噪声压制方法,通常假设工频噪声的振幅、频率和相位保持固定不变,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其
    适用性受到很大限制,并且计算量较大,算法效率不高。在分析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基于递归滤波的工频噪声压制方法,利用工频噪声的周期性,导出递归滤波器,并对递归滤波算
    子作适当修改,保证了滤波器的稳定性和物理可实现性。理论记录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压制工频噪声,且不损伤有效信号。
  • 姜 镭,丁蔚楠,李 珊
    石油物探. 2012, 51(4-): 367-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纵、横波匹配在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之间承担着桥梁作用,纵、横波全面匹配涉
    及到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方面的匹配,而每个参数对匹配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更好地定量
    分析匹配的影响因素,从理论模型着手,设计了简单的地震模型,分别从纵横波速度比,纵、横
    波振幅差异,频率差异和相位差异4个方面分析了各参数对纵、横波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
    波速度比对纵、横波匹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相位差异和频率差异,而纵、横波振幅差异不影响
    匹配效果。
  • 应用研究
  • 范廷恩,胡光义,余连勇,宋来明
    石油物探. 2012, 51(4-): 371-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海上油田建立等时地层格架过程中,面临着钻井少、无露头、地震分辨率经常不足以支撑常
    规技术手段划分满足开发阶段需求的地层格架等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切片演绎地震
    相分析方法,通过对地震信息的充分挖掘来建立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所谓切片演绎法,指在常规
    解释技术不能再细分地层单元的情况下,对该地层单元作等比例细分,通过细分的等时单元地震
    微相分析,结合沉积相演变规律,作进一步粗化合并,从而达到划分五级乃至六级层序地层格架
    目的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LD油田明下段Ⅱ油组上进行了地震微相分析,建立了该段地层精细等
    时格架。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法提供的精细地层格架符合工区实际地质情况。
  • 杨勤林,王彦春,张 静,刘文卿,肖明图
    石油物探. 2012, 51(4-): 377-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滨里海盆地M区块在二叠系发育巨厚盐岩层,盐丘与围岩速度的巨大差异造成地震时间剖面
    上盐下反射同相轴上拉,形成构造假象,给钻井部署带来很大困难。在分析了含盐盆地的速度特
    征和变速成图难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地震叠加速度谱异常进行编辑;然后利用相干反演法沿层求
    取层速度,并结合测井资料优化层速度场;最后采用图形偏移法进行时深转换和构造成图。采用
    上述变速成图方法形成的M区块构造图消除了盐丘速度的影响,反映了盐下构造的真实形态。
  • 王淑玲
    石油物探. 2012, 51(4-): 383-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
    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
    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
    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
    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 地震采集
  • 邸志欣,丁伟,吕公河,刘怀山,段卫星,刘斌
    石油物探. 2012, 51(4-): 388-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五号桩地区是胜利油田滩浅海油气勘探的重点老区,增储上产的潜力巨大,但以往地震资料
    中深层能量弱,信噪比较低,无法满足进一步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要求。针对该区复杂的地
    表和地下特点及难点,基于复杂构造模型正演和叠前成像效果分析,设计论证了适合于该区滩浅
    海高精度地震采集的观测系统形式,确保了全区陆-滩-海资料的无缝连接采集;通过研究高效激
    发震源和采用以近地表岩性分层及建模为基础的激发技术,来提高滩涂区域的地震激发效果;通
    过研究与试验气枪阵列组合参数,优选激发子波特征好、能量强的最佳气枪组合方式和沉枪深度
    ;采用板式长尾锥检波器耦合器,提高滩涂的地震波接收效果;在海上采用高精度检波器二次定
    位技术和措施,提高水中检波器的定位精度。通过联合应用以上技术方法,在五号桩地区获得了
    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对该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 应用研究
  • 贾世亮,邬达理,樊 云,杨 楠,熊艳梅,李 燕
    石油物探. 2012, 51(4-): 398-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MD地区属山区,近地表复杂多变,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为了获得较高
    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分别在干季和雨季进行了野外资料对比采集;通过对不同季节施工的单炮
    记录和叠加剖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MD地区干季施工的地震资料品质要好于雨季施工的地震资
    料品质。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后续地震采集及类似地区地震采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地震处理
  • 王守君,王 征
    石油物探. 2012, 51(4-): 402-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海洋地震资料采集中,气枪震源子波接近最小相位子波,反射信号的峰值点并不代表地下
    反射界面,需要进行相位处理。传统的最小相位化处理技术不能彻底消除相位对资料的影响,传
    统反褶积方法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零相位化算子并对资料进行零相位化处理技术,由于提取算子的
    不稳定性,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为此,探讨了采用震源模拟子波、远场实测子波和海底提
    取子波求取零相位化算子并对地震资料进行零相位化处理的技术。首先分析了非零相位处理对后
    续高分辨率处理和解释标定的影响;然后讨论了海洋地震资料子波的获取方式,阐明了在深水、
    浅水两种条件下如何利用不同子波进行零相位化算子求取和应用;最后以海洋资料处理为例,证
    实了深、浅水资料零相位化处理技术的可靠性。
  • 张亚斌,江谋勇,郑祝堂
    石油物探. 2012, 51(4-): 408-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ZD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地下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目的层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
    比和分辨率低,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改善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中
    深层反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
    模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种静校正方法的试验与应用,解决了静校正问
    题;采用多域去噪技术进行叠前多域去噪,压制各种干扰,突出有效反射;利用地表一致性处理
    技术消除各种非一致性因素的影响;通过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偏移成
    像效果。最终时间偏移剖面上的波组特征清楚,中深层信噪比有较大提高,连续性增强,断点、
    断面清晰可靠,成像精度比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综合解释,对该区构造取得了新的认识,发
    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 储层预测
  • 马中高,张金强,蔡月晖,李呈呈
    石油物探. 2012, 51(4-): 414-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低,含气饱和度变化所产生
    的地球物理特征变化相对微弱,储层流体识别困难。为此,基于岩石物理参数测试,优选出对含
    气性敏感的弹性参数组合;利用岩石物理参数关系,推导出基于地震纵、横波阻抗的流体敏感弹
    性参数计算公式,构建了一个新的含气性识别因子。利用叠前地震资料纵、横波阻抗同步反演结
    果计算出新的含气性识别因子数据体,对大牛地气田进行了流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含气
    性识别因子能有效地突出研究区流体变化的影响,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识别能力较强,且具
    有很好的抗噪能力。
  • 揣媛媛,周东红,吕丁友,王明臣,王 军
    石油物探. 2012, 51(4-): 420-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渤海湾盆地QHD29-2区块东营组三段为一典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采用常规波阻
    抗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难以有效预测储层及其含油气性。在岩石物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以岩性和流体敏感弹性参数交会图版为指导,通过综合应用基于泊松阻抗(IPI)分析的储层
    预测方法以及以拉梅常数为主要参数的储层烃类检测方法,开展QHD29-2区块储层地震预测和烃
    类检测技术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区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流程。后经钻井证实该方法的预
    测结果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