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7-25
  

  • 全选
    |
    目次
  • . 2009, 48(4): 0-0.       PDF全文 ( )   
  • 专家论坛
  • 王西文;赵邦六;吕焕通;唐东磊
    . 2009, 48(4): 319-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为了能有效识别岩性油气藏,通常要求对地震资料做提高分辨率处理,但过分强调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会使处理结果的保真度变差。为此,基于准噶尔盆地石东地区一条长8km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试验测线,通过分析剖面的反射特征和频谱特征,对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剖面中出现的薄层反射信息是一种假象。然后利用相对保真地震处理方法重新处理了同一条测线的地震资料,并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最后利用两种方法解释的砂体模式建立了正演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相对保真处理的可信度,并证实了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结果中出现的薄层信息不可靠。
  • 方法研究
  • 宋建国;赵 妍;徐维秀;李国磊
    . 2009, 48(4): 332-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射线追踪的速度和精度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和偏移成像的质量。针对复杂构造和不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问题,提出了多次回溯高精度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该方法基于费马原理,首先从震源出发选择目标点,以目标点为中心选定矩形计算网格,计算各网格点到目标点的旅行时,选择震源到网格点再到目标点的最小旅行时作为该目标点的传播时间,同时记录该点前一节点的坐标,这样介质中各目标点均有一条指向震源的射线路径;然后对射线进行回溯,对射线上的任意节点根据追踪半径确定回溯网格,计算地震波从震源到回溯网格中任意网格点再到目标点的传播时间,如果该时间比原目标点的传播时间短,则用该网格点替代原节点。根据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溯次数更新节点信息,获得地震波传播的射线路径。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多次回溯高精度快速射线追踪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方法。
  • 何建军;李 琼;李宗杰;鲁新便
    . 2009, 48(4): 337-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新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型储集体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溶洞型储集体在纵、横向上均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特征。若能通过地震资料对溶洞进行有效检测,对于提高钻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溶洞检测方法——累计能量差法,即利用道内或道间地震反射能量上的差异进行溶洞检测。首先讨论了地震波场累计能量差的计算原理;然后通过建立溶洞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地震正演对方法的应用基础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无噪和含噪的正演记录对检测参数进行确定。新疆塔河托普台油田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累计能量差法能很好地识别和检测出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的发育位置和特征。
  • 宋维琪;吕世超
    . 2009, 48(4): 342-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围绕卡尔曼估计滤波所涉及的关键问题——随机信号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和先验误差信息的估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地震资料反射系数估计方法进行了算法设计,为了使算法收敛且向最优估计方向寻优,从正交投影理论出发,在满足残差与合成地震记录正交的条件下,给出了迭代寻找初始状态变量(反射系数)的求取方法;给出了实现算法的具体过程。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方法正确,应用效果明显。
  • 张军华;王 静;郑旭刚;单联瑜;徐 辉;傅金荣;于海铖;步长城
    . 2009, 48(4): 347-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讨论了基于叠加能量、相似系数、相位相关和特征值等算法的速度分析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数据和实际资料对这些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时间分辨率、速度分辨率和抗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辨率、速度分辨率和抗噪性能方面,相似系数法、相位相关法和特征值法都明显优于常规叠加能量法;在浅层,相似系数法、相位相关法和特征值法的速度分辨率差别不大,相似系数法和特征值法的时间分辨率比相位相关法略高;在深层,特征值法的时间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最高,相位相关法次之,相似系数法稍差。
  • 王童奎;谢占安;付兴深;高文中;刘 萱
    . 2009, 48(4): 354-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偏移的精度和效率是偏移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了基于高精度和适应性强的谱元法叠后逆时偏移研究。应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得到等价叠加地震资料,利用界面点法最小走时射线追踪技术得到地下介质各点的走时,以此作为成像条件,基于爆炸源成像原理实现叠后逆时偏移。设计了层状和界面起伏两个地质模型,分别在各向异性介质和各向同性介质条件下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了谱元法叠后逆时偏移。结果表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介质条件下的偏移结果都与初始模型相吻合。
  • 应用研究
  • 李维新;秦 楠;吴 媚;王 红;符力耘;姚振兴
    . 2009, 48(4): 359-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沉积环境复杂和钻井资料少的勘探地区,有效地进行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关键。针对我国近海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实际,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统计地震褶积模型和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统计褶积模型的联合反演技术,实现了确定性反演、统计性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凹陷A构造、辽东湾渤中251勘探区和旅大勘探区的目的层是以曲流河与辫状河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和以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为主的湖泊相沉积,储层的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岩石物理关系复杂。将岩性—物性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技术应用于这些地区,反演结果刻画了储层岩性和物性的横向变化细节。
  • 张益明;李绪宣;符力耘
    . 2009, 48(4): 368-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地震波在通过含气地层时高频成分衰减剧烈这一性质,通过分析高频成分的频谱可以对储层含气性进行检测。常规吸收分析技术是在地震道上分时窗直接进行频谱分析,分析结果受反射系数的影响较大,难以区分强振幅异常是由地层含气引起还是由高阻岩性引起。基于地震资料相对保幅处理的瞬时子波吸收分析技术,能在复赛谱中实现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的分离,排除了反射系数的影响,使分析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国近海多个海域的天然气检测,其结果与钻探结果相吻合。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了有利勘探区预测。
  • 储层预测
  • 张卫华;刘忠群
    . 2009, 48(4): 377-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TGM地区是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重要区块,但该区天然气储层层系多、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加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精确储层预测困难。为减小TGM地区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在深入分析TGM地区储层发育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背景控制下的储层预测思路:将TGM地区储层预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储层的沉积背景出发圈定储层发育有利区块;然后针对有利区的地质情况和地震资料特征,选取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针对TGM地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预测的结果与钻井的符合率在90%以上。
  • 王 涛;朱 祥;谭代英
    . 2009, 48(4): 383-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天然气蕴藏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给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增加了难度。为此,采用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变化特征分析,AVO和FVO分析,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裂缝预测思路,对毛坝构造飞仙关组三段进行了裂缝储层及其含气性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气藏的勘探有利区。
  • 徐天吉;程冰洁;李显贵
    . 2009, 48(4): 390-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窄,主频较低,不能很好地对储层进行描述。针对上述特点,开展了频率与多尺度吸收属性研究。利用小波函数具有局部化特征这一性质,基于Aki和Richards振幅公式,推导出地震主频和多尺度吸收属性计算公式,并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了分析技术。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以在不同尺度范围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主频与吸收属性之间的关系,刻画能量、频率、吸收衰减和波形等属性的含油气响应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所得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 地震采集
  • 何宝庆;王秋成;吴 迪;穆志平;蔡锡伟
    . 2009, 48(4): 396-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讨论了倾角时差(DMO)校正在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三维观测系统某一面元内不同炮检距、不同深度和不同倾角地层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可以得到加权DMO覆盖次数;利用倾角分解法对地下复杂地质构造的倾角进行分解,再根据偏移距和目的层深度,可以得到不同倾角地层的DMO脉冲响应。不同的观测系统对应不同的加权DMO覆盖次数和DMO脉冲响应,可以根据加权DMO覆盖次数的分布是否均匀,DMO脉冲响应是否有好的一致性,对三维观测系统进行评判。对某研究区的常规和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进行了DMO分析,结果表明,DMO校正对于判断观测系统压制采集脚印的能力以及进行观测系统设计优化很有帮助。
  • 综合研究
  • 胡加山;胡贤根;崔世凌;
    . 2009, 48(4): 401-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潜山内幕、砂砾岩和深层地质体是东营凹陷地震勘探相对困难的目标。为此,选择总长度约100km的SL616测线进行了重磁电震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该测线依次经过广饶凸起、东营凹陷和陈家庄凸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阐述了航磁资料的三维欧拉反褶积、电法资料的快速松弛反演(RRI)和重力资料的约束正反演等处理方法。地震勘探中存在屏蔽效应的潜山、砂砾岩体等隐蔽地质目标在重磁电资料上有明显的异常特征。通过重磁电震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重新认识了潜山内幕、砂砾岩体、边界断裂和深部地层,发现了新的地质体。认为陈家庄凸起并非是单一的太古界地层,其内部存在断裂和低阻、低密度体;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的东营凹陷古生界顶面最深点应向北偏移。
  • 李 浩;刘双莲;王香文
    . 2009, 48(4): 407-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老油田注水后,储层的孔隙结构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这种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可为合理开采剩余油提供依据。分析了小集油田取心井水淹前和水淹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按不同韵律沉积储层总结出3种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类型,即以复合韵律为主的变化类型、以正韵律为主的变化类型和与反韵律、复合韵律关系密切的变化类型。研究了注水后胶结物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和注入水冲刷作用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讨论了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结果,结合剩余油合理开采的思想,认为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的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类型处于较低含水期,是油气挖潜的主要对象。将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特征与注采后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相结合,有助于制定出与剩余油相关的最佳注采调整方案。
  • 陈钢花;张孝珍;吴素英;付 艳;陈德坡
    . 2009, 48(4): 412-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层判别困难。针对此,提出了采用测井相分析技术以及基于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测井参数评价模型的储层判别方法。方法的思路是,基于测井相分析进行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使同类岩石物理相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征,孔-渗关系呈规律性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岩电关系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真正考虑储层在岩性和物性上的变化,将地层的非均质性问题转变为均质性问题;选取与油水层关系密切的测井参数或计算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提取反映油水层特征的综合特征参数,进行油水层判别。对方法进行了软件开发,并应用于研究区15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和油水层判别准确度。
  • 范菊芬
    . 2009, 48(4): 417-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面是一个风化面,目前在雷口坡组还没有发现大型的溶蚀孔洞缝型气藏。从雷口坡组的成藏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演化、沉积相和地震相等方面探讨了雷口坡组发育优质储层的可能性,预测了洛带气田、新场气田和马井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的勘探远景区。雷口坡组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是潮坪沉积相的藻屑滩和古岩溶形成的各类溶蚀性孔隙,区域岩相古地理分析认为,沿着中坝—安县—新场—洛带印支期古斜坡环带可能发育藻屑滩,且受到过暴露剥蚀作用。洛带地区雷口坡组地震相表现为丘形反射,两侧存在斜交反射带,顶部呈削蚀面特征,可能存在溶蚀沟和古潜山,预测发育有经过暴露溶蚀作用的藻屑滩;新场气田雷口坡组顶部存在地层圈闭和斜交反射带,有明显的削蚀面特征;马井构造存在连片的丘形地震异常。结合露头剖面的藻屑滩特征,分析认为洛带气田和新场气田的雷口坡组为有利勘探远景区,马井构造雷口坡组为远景勘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