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1-25
  

  • 全选
    |
    目次
  • . 2008, 47(6): 0-0.       PDF全文 ( )   
  • . 2008, 47(6): 0-0.       PDF全文 ( )   
  • 专家论坛
  • 凌云;xi 晓宇;孙德胜;林吉祥;高军
    . 2008, 47(6): 531-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薄储层是岩性地震勘探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难点之一,而地震反演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此类地震勘探问题的主要解释技术与方法。尽管现今的反演技术已经从叠后发展到叠前,从AVO反演发展为弹性反演,但反演技术仍面临着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认识上和观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多时候会导致反演的地质解释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差甚远。为此,在不考虑叠前地震影响因素,和在理想的成像条件下,基于薄储层褶积模型对叠后反演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叠后反演与地震属性的理论关系和地质解释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给出了叠后反演应考虑的主要步骤。
  • 方法研究
  • 唐湘蓉;贺振华;黄德济;
    . 2008, 47(6): 559-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弹性阻抗相对声阻抗的优势除了叠前数据包含更多的岩性与流体信息外,还有就是可以进行多角度分析。而通过不同入射角下的弹性阻抗反演,可能会发现不同岩性和流体随入射角的变化异常。但是最适合实际应用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对应的入射角是一个经过扩展的理论入射角,不是地震资料的实际入射角,因此找到两种角度之间的等效关系,是利用扩展弹性阻抗反演进行岩性和流体检测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弹性阻抗和扩展弹性阻抗的定义出发,通过分析两种弹性阻抗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寻找两种角度等效关系的新方法——根据实际入射角对应的弹性阻抗值和理论入射角对应的扩展弹性阻抗值,分别计算反射系数序列,进而进行相关运算,获取它们之间的等效关系。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相关系数可达到99.9%,角度等效关系可达到任意精度。
  • 黄 龙;鲍志东;张文瑞
    . 2008, 47(6): 563-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油藏描述中必须对具有时序特征的连续型测井数据进行数据离散化,以往的一些离散方法需要人为地规定划分维数,或者需要预先给定一个参数。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在沃尔什变换基础上的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给定划分维数,将连续数据经过沃尔什低通滤波后划分成离散区间,再用整数和符号标示。在应用沃尔什变换实现测井数据的地层分层及离散化数据中,分层的精细度可以通过调整截止序率以及截止值来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证实,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计算效率高。
  • 李振春;朱 莉;叶月明;朱绪峰;张 敏
    . 2008, 47(6): 567-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是速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共成像点道集有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等。在复杂地区,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存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假象,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则有效地克服了这个问题。首先分析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特性,讨论了如何较准确地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然后分别利用单平方根算子和双平方根算子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提取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接下来应用插值法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投影到角度域,生成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最后进行了角度域叠加成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与常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相比,角度域叠加成像能够改善局部成像质量。
  • 边立恩;贺振华;黄德济
    . 2008, 47(6): 573-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把大地看成是完全弹性介质,实际上,地层岩石孔隙中常常含有流体(油、气、水),当地震波在其中传播时要发生与频率相关的能量衰减和相位畸变,且高频成分的衰减、散射和弥散远高于低频成分。地层介质对地震波的这种选频吸收作用使得在地震波的低频成分中保留了更为丰富的反映介质性质的信息。为此,开展了储层的地震低频响应研究。首先将Korneev等提出的一维弥散粘滞型波动方程拓展为二维形式,推导出二维形式下波动方程的解;然后设计了二维透镜体储层模型,采用二维弥散粘滞型波动方程通过相位移加插值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室物理模拟结果类似,从理论上证实了含流体储层存在低频高能量现象(低频伴影)。
  • 刘洪文
    . 2008, 47(6): 577-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应用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检测的基础是储层孔隙中流体性质的变化足以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定量分析含不同流体地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储层预测的可靠性。依据应力与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简述了不同流体性质下地层弹性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对实验室和实际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流体对反射系数和波阻抗的影响。采用正演模拟方法获得了含不同流体地层的地震合成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震属性分析。
  • 应用研究
  • 刘建芳;华 伟;王士昆;季红军
    . 2008, 47(6): 583-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江苏油田村庄密集,水网密布,工农业发达,野外采集资料品质较差。原始单炮记录上噪声类型多,分布广;深层能量弱,高频成分损失严重;深层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对深层噪声进行了压制,保留深层的有效波信息;然后对深层的有效信号进行能量补偿,拓宽目的层频带,进行频率补偿,得到了较好的深层资料信息;最后对浅、中、深层资料进行可变扩展面元叠加,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时间偏移,使深层资料的成像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 谢月芳
    . 2008, 47(6): 58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平湖油气田放鹤亭构造平湖组气藏已进入开发中期,油气水关系复杂,为提高采收率,需要了解平湖组气藏的砂体空间展布。为此,开展了储层精细反演。首先对古近系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的测井曲线进行了环境校正;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细小层对比约束下的岩石物理分析方法,得到平湖组储层波阻抗总体偏低的认识,认为可以采用波阻抗对储层进行描述。采用精细井震标定、子波提取、精细地质建模、低频分量选取、λ参数选取和叠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等技术的储层精细反演方法,对平湖组储层进行了精细反演,绘制了平湖组各气藏波阻抗均方根平面图,对砂体的展布进行了描述,预测了新的含气砂体面积。
  • 储层预测
  • 甘其刚;许 多
    . 2008, 47(6): 593-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分类,建立了波阻抗反演与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预测等多技术相结合的有利储层横向展布预测方法;采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方法,系统地建立了多尺度裂缝发育带预测和裂缝综合评价技术系列;以叠前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提取方法为主,建立了AVO岩石物性参数反演、AVD叠前反演油气预测、Proni吸收滤波、吸收梯度预测、双相介质理论含气性识别、多尺度频率和吸收分析等含气性预测和识别的技术系列。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须家河组致密非均质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含气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 采集
  • 碗学俭;吴树奎;杨素玉;邓会平
    . 2008, 47(6): 598-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并根据目标区实际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可变面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高密度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正演模拟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老资料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
  • 刘成斋;刘传鹏;张世鑫;张交东;蒋雪峰
    . 2008, 47(6): 604-6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合肥盆地地震勘探程度低,激发条件复杂。为查清近地表地质结构,合理地选择激发方式,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调查、岩石物性测试和地质浅钻等方法,对近地表的岩石厚度和物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盆地划分为平原区、丘陵区、河流区和基岩区4种类型。通过对不同近地表地质结构地区的激发试验,分别选取了适合各类地区的激发参数和激发方式。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在一条跨越各类近地表结构地区的地震测线上,不同地震剖面段的反射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综合研究
  • 陈 玲;钟广见
    . 2008, 47(6): 609-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盆地内具有形成油气圈闭的生储盖条件,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利用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和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分析,解释了5个地震反射界面,划分出3个地震超层序和5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各地震层序的地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盆地发育有全新统—上新统、上中新统、中中新统—下中新统、渐新统—上始新统、中始新统—古新统等5套地层;在地震相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发育史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早期为陆相沉积,逐渐发展为现今的浅海—半深海相沉积。
  • 韩宏伟;宋维琪
    . 2008, 47(6): 617-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博兴洼陷西部花沟地区井资料少,地层的波阻抗差异小,利用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沉积相划分,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探讨了利用高精度古地形恢复技术和地震共生体素聚类技术划分沉积相的方法。在古地形恢复技术研究中,重点讨论了关于古地形恢复可靠程度的各种校正及校正界定问题;在地震相分析中,引入了图像处理中的共生体素技术,探讨了地震属性共生体素聚类分析地震相划分技术;最后,综合利用古地形恢复结果和地震属性共生体素地震相分析结果,对研究区的目的层沙三段进行了沉积相划分。
  • 肖鹏飞;孙开峰;曲寿利;曹 辉
    . 2008, 47(6): 624-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针对南方复杂地表特点,分析了电阻率法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用化的速度反演方法。首先对勘探区的岩性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岩性的速度与电阻率和深度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自适应加权广义逆反演,在充分考虑复杂地表特点的情况下,通过对参数的自适应加权将对复杂表层岩性变化的约束加入反演过程;最后通过与微测井资料的对比,对反演的速度进行精度分析。该反演方法在勘探区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稳定性还是精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