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5
  

  • 全选
    |
    目次
  • . 2008, 47(1): 0-0.       PDF全文 ( )   
  • 专家论坛
  • 凌 云;林吉祥;孙德胜;高 军
    . 2008, 47(1): 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平衡剖面解释技术是利用地质构造的复原过程来研究复杂构造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过程,并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通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体系域的构建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和沉积相的一种重要解释技术。两种方法一个是研究剧烈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解释问题,另一个则是研究盆地沉积特征、沉积相问题。然而对于空间仅具有一定观测尺度,垂向仅有一定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而言,如何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解决实际的地质问题呢?通过实际解释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对平衡剖面的构造演化和储层沉积演化解释方法。该方法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并结合了平衡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不仅可以快速且比较有效地解决较小区域(地震三维区内)构造解释中的问题,快速有效地验证参考标准层解释的合理性,同时可以获得古地貌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井信息和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反射特征,最终获得三维空间的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结果。
  • 方法研究
  • 曾 锐;刘 洪;秦月霜;牛彦良;崔宝文
    . 2008, 47(1): 17-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我国东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井震联合高分辨率反演是薄互层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将高频测井资料和相对低频的地震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与地震资料吻合程度高的层状地质模型是获得好的反演结果的基础。为此,在时间- 相位模型约束的井资料外推方法中,引入局域波分解技术来求解地震瞬时相位;通过井旁地层对比,建立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之间的联系,把测井信息在地震资料建立的等相面约束下外推出去,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属性反演剖面。针对局域波分解方法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希尔伯特变换均值模式分解法,提高了方法的计算速度和抗噪能力。此外,对测井属性外推插值到井外的方法——基于约束插值的反演理论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上解释了拟测井曲线反演的有效性。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大庆油田茂2井区,获得的扶余油层的波阻抗、自然伽马、电阻率、砂体隶属度分布等反演剖面的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横向连续性得到了改善。
  • 鲍祥生;张金淼;尹 成;赵 伟;沈章洪
    . 2008, 47(1):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3层楔状模型和3层层状模型提取了时移地震平均能量属性差异,得出了时移地震属性(平均能量)差异与储层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平均能量差异的正、负是由储层地震波速度减小和增大引起的。正的平均能量差异对应储层速度的减小,负的平均能量差异对应储层速度的增大;差异的大小与储层厚度不存在正比关系,调谐厚度的薄层有时比厚层引起的差异要大。提取了渤海SZ36- 1油田某层平均能量差异,差异反映的地震波速度变化与开采动态认识一致,说明利用以上规律能够认识地下油藏的动态变化,指导油藏开采。
  • 周开明;
    . 2008, 47(1):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常规的薄层厚度估算技术都是基于地震子波为零相位的假设而发展起来的,在非零相位情况下进行估算往往误差较大。为此,从薄层振幅调谐具有周期性陷频谱特征出发,提出了二阶功率谱的概念,从理论上对薄层的二阶功率谱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薄层厚度与二阶功率谱极大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利用二阶功率谱进行薄层厚度预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即根据薄层厚度和二阶功率谱的能量关系制作二阶功率谱图,图上强能量团对应的时间即为薄层时间厚度。楔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二阶功率谱进行薄层厚度估算更加直观有效,且不受子波相位的影响,适应能力更强。
  • 王世艳;
    . 2008, 47(1):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地震勘探存在盐丘屏蔽、干扰波发育、反射波能量弱、先验资料缺乏以及因速度异常引起的构造假象等问题。通过合理组织处理流程,有效压制了面波干扰、规则干扰、强能量干扰和随机噪声干扰;采用由粗到细的思路,先利用谱分析方法建立宏观速度场,再利用射线层析成像方法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速度模型;利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解决了盐下及盐丘侧翼的成像问题。上述特色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及盐丘侧翼反射清楚,有效消除了由速度异常造成的构造假象。
  • 王开燕;张晓梅;云美厚;丁 伟
    . 2008, 47(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国内外针对陆相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热采动态时移地震监测研究还很少。在认真分析热采对储层弹性特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理论和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建立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动态模型,开展了时移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热采(注蒸汽、火烧油层、注热水)会引起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显著改变,从而导致明显的地震振幅差异。利用时移地震振幅差异可以区分油层中的高温区范围,跟踪高温前缘,甚至确定其推进速度。但因单层厚度小、地震分辨率低,横向上难以精细划分出油藏工程中所确定的不同区带,纵向上难以确定储层内热采前缘分布的非均匀性。

  • 邹 文;贺振华;陈爱萍;杜 洪;梁 波;汤述安
    . 2008, 47(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交会图技术是地震资料解释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交会图域内的区域划分常采用粗略描述或人工勾绘,这实际上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交会图分析技术。首先对交会图域内各类储层数据进行椭圆拟合,自动生成各类储层数据的空间展布;然后计算平均拟合度和重叠率这2个定量参数,对储层类别进行定量描述;最后应用基于椭圆拟合的流体属性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Castagna和Smith的含油气砂岩模型进行了流体属性可识别性分析,并优选出对含气砂岩敏感的流体属性对。
  • 模型研究
  • 郝守玲;赵 群
    . 2008, 47(1): 4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塔河地区低幅度构造普遍发育,由于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目的层埋藏深,局部构造难以落实,因此,加大了勘探风险。为此,利用物理模拟技术探讨了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变速层的背斜构造模型,并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偏移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上覆变速层的影响,时间剖面上构造形态被改变,构造高点发生位移,常规时间偏移方法和常用的几种时深转换方法均不能得到正确的深度构造成像结果。利用物理模型建立了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对物理模拟数据进行了深度偏移处理,在深度偏移剖面上,原始地层和构造的几何形态基本得到了恢复。
  • 应用研究
  • 陈见伟;胡 冰
    . 2008, 47(1): 5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琼东南深海盆地,浅层为海相沉积特征,中、深层为陆相沉积特征,原始地震资料中多次波不仅异常发育而且复杂。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有很多(褶积类、速度滤波类、波动方程类),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复杂情况下的多次波压制。为此,对各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琼东南深海盆地三维地震资料多次波的特点,采用调频滤波、抛物线Radon变换、加权中值滤波等方法,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分别对海底多次波、层间多次波和畸变多次波进行了压制,获得了好的效果。应用这种组合方式,不仅多次波被完全压制,一次有效反射得到了清晰的显示,而且没有损害有效信号。
  • 王建民;付 雷;张向君;李晓光;曹国银
    . 2008, 47(1):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深层营城组砂砾岩层和火山岩层是大庆探区庆深气田的主力含气储层,但含气性的精确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开展了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流程,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对营城组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首先探讨了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制作了转换波合成记录,以VSP资料为辅佐,对转换波资料进行了层位标定;然后进行了层位对比解释,分析了储层在纵波和转换波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最后,计算了对含气性敏感的绝对振幅平均能量加权平均比值(振幅比)和瞬时频率加权平均比值(频率比),得到了振幅比相对低、频率比变化剧烈时含气性好的认识。
  • 曹立斌;李亚林;梁 波;吴战培;程莉莉;杨冬梅
    . 2008, 47(1):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介绍了利用纵波震源零井源距三分量VSP资料的下行横波信息对井旁裂缝进行检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首先采用能量最大法对水平分量检波器重新定位,获得P-SV波和SH波剖面;然后采用中值滤波法将下行横波从P-SV波和SH波剖面中分离出来,并拾取下行P-SV和SH波初至,进行下行横波拉平处理,得到下行横波拉平剖面;最后在下行横波拉平剖面上取一段时窗进行快、慢横波分裂,并进行分析,确定裂缝的发育方位和裂缝密度(以快、慢横波时差表示)。实际资料处理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地层裂缝的主体方位和密度,结合测井资料可以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和描述。
  • 叶泰然;苏锦义;刘兴艳
    . 2008, 47(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分频解释技术是沿着储层或固定时窗对地震反射波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能量进行识别和成像,它避免了常规属性分析方法中的调谐陷阱,提高了识别薄储层的能力,能更客观地刻画地质体。在川西地区陆相隐蔽岩性气藏勘探中,存在调谐陷阱、波阻抗特征不明显、复杂地层结构中的有效薄储层不易识别等问题。为此,利用分频解释技术对川西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冲积扇相砾岩储层、上三叠统须四段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进行了描述。在多频率振幅叠加图上,冲积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等地质体形态和边界反映清晰;在单频振幅图上,清楚地显示出冲积扇内的辫状河道相薄层砾岩储层,与钻井结果相吻合,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 周 祺;郑荣才;赵正文;李凤杰;彭 宇
    . 2008, 47(1):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两大类5种结构;中期基准面细分为两大类3种结构;长期基准面旋回为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区域分布较稳定。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展布、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开始阶段是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形成巨厚砂体时期,洪泛面期及下降半旋回为细粒沉积物发育期。连续叠置的主水道和分支水道砂体形成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河口坝砂体构成了较好储层发育区。
  • 刘淑华;谢占安;刘建武;付兴深;张文林
    . 2008, 47(1): 8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南堡油田中、浅层火成岩发育,分布特征复杂,岩相、厚度变化快,影响了油气成藏规模,同时也制约了对油藏的整体认识。钻井揭示,火成岩以玄武岩和凝灰岩为主。在地震剖面上,玄武岩与馆陶组底界砂砾岩的特征接近;在常规波阻抗反演剖面上,凝灰岩与沉积岩的波阻抗值范围相近。为此,首先通过测井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录井岩性与测井敏感曲线构建出能反映岩性差异的伪岩性曲线;然后利用叠前AVO处理,得到梯度(G)、截距 (P)和泊松比(σ)等属性数据体,并提取了振幅、频率、相位等多种地震属性;最后以伪岩性曲线为目标曲线,优选敏感性高的一组地震属性作为反演参数,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南堡油田火成岩进行了识别和描述,结果与地质认识基本相符。
  • 吴长祥;刘 苗;吴健生
    . 2008, 47(1): 89-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大地电磁测深中,静校正处理直接影响到视电阻率的真实性以及反演、解释结果的可靠性。考虑到地学断面的空间结构横向上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引入地质统计学的克里格(Kriging)方法以校正畸变的视电阻率断面和相位断面。克里格方法是根据待估样点或待估块段有限领域内已测定的样点数据,在认真考虑了样点的形状,大小和空间相互位置关系,它们与待估样点空间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变异函数提供的结构信息之后,对该待估样点值进行的一种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根据这一思路,编制了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校正软件,并且进行了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 讨论
  • 刘保国
    . 2008, 47(1): 95-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大牛地气田是以岩性气藏为主的气田,煤系储层发育,储层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煤层的强反射影响了地震资料预测储层的精度,使得有些钻井在预测的储层有利区却没有钻遇到高产气流。因此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加速大牛地气田产能建设的关键之一。为此,就如何提高大牛地气田三维地震资料储层预测的精度,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 其它
  • . 2008, 47(1):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 . 2008, 47(1): 10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 . 2008, 47(1): 106-106.    摘要 ( )    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