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3-25
  

  • 全选
    |
    方法研究
  • 王西文;刘全新;吕焕通;刘楼军;杨午阳;田彦灿;王红旗;张年春;关银录
    . 2006, 45(2): 105-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岩性勘探已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主流,但岩性圈闭的识别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很高。由于很多研究区都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三维勘探区构成,这就出现了资料的拼接,以及拼接资料品质不一致等问题。为此,在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开展了连片处理方法研究。玛湖斜坡区的风城南、艾里克湖和玛2井区等3个三维勘探区,勘探时间、采集参数、处理参数等各不相同,3个探区的地震资料在能量、频率、相位上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存在差异,给岩性解释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地质任务和处理目标要求,提出了相对保幅的地震数据连片处理方法。该方法有3个关键技术,即子波处理、面元均化处理和连片野外静校正处理。对这3 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分别以实例进行了说明。利用相对保幅地震数据连片处理方法对3个探区原有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资料拼接处的能量、频率、相位一致,拼接后的剖面整体品质提高,符合岩性解释对资料品质的要求。在连片处理的资料上进行了岩性解释,识别出了玛2井区玛4井北的二叠系下乌尔禾砂层组地层岩性圈闭和玛005井北的百口泉砂层组地层岩性圈闭。
  • 史玉平;耿建华;曹景忠;马在田
    . 2006, 45(2): 121-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很复杂,具有多解性,解决方法之一是在反演中引入先验信息,对解空间进行约束,增加反演过程的稳定性。首先对约束条件表示方法进行了讨论;然后论述了利用势函数描述约束条件的方法,即利用模糊数表示先验约束信息的不确定性,通过指数函数构造约束势函数,这种势函数能够描述地震资料反演中的等式约束、区间约束和方向约束;对地震资料波动方程反演中的区间约束、梯度约束和方向约束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约束势函数的梯度特征,并将约束势函数结合到目标函数中;最后对梯度约束和方向约束势函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梯度特征分析和模型试验表明,约束势函数通过对解空间大小的约束,增大了有效信息在梯度场中的比重,提高了梯度计算的精度,增加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收敛速度。
  • 刘喜武;年静波;黄文松
    . 2006, 45(2): 129-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地震地层学中,可以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刻画地层厚度的变化和地质特征的不连续性,研究特定沉积环境和岩性组合的变化。目前,通常采用短时Fourier变换或连续小波变换求取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进行地震旋回研究,但由于小波变换的尺度与频率的关系并不确定,因此主要用于求取能量谱。介于短时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之间的S变换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特性,因此将S变换引入到地震地层学的研究中,用广义S变换代替短时Fourier变换或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 进行地震旋回特征分析。对S变换、短时Fourier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广义 S变换的高分辨率性质。在广义S变换时频域,利用实际资料求取了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分析了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的纵向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广义S变换可以更好地反映地震旋回特征。
  • 李灿苹;刘学伟;李敏锋;王祥春
    . 2006, 45(2): 134-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对于复杂非均匀介质,可以利用地震散射波来研究其分布和性质。对散射波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复杂非均匀介质进行了描述,构造了二维随机介质模型,其自相关长度a和b分别描述了水平和深度方向非均匀异常的平均尺度;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不同自相关长度和不同主频的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 结果表明,散射波清晰可见,随着自相关长度和主频的改变,随机介质表现出不同的散射特征;抽取单道地震记录,对散射波特征及其振幅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射波分布于整个地震记录,振幅随相关长度改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张红梅;刘洪;
    . 2006, 45(2): 141-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往往存在非规则化的现象,这对后续的处理,尤其是波动方程偏移,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常规的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使得τ-p域的结果不准确,存在假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非均匀地震道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局部时窗内地震同相轴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的原理,使用稀疏离散τ-p变换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重建,使空间方向不均匀采样得到规则化重建。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重建的地震道,在波形、振幅和相位等方面与原始数据拟合较好。
  • 吴松翰;贺振华;曹均
    . 2006, 45(2): 146-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含垂直定向裂隙的各向异性(EDA)介质中,地震快、慢横波传播的时差及振幅随裂隙(缝)方位变化曲线能反映裂缝的密度、走向和介质的性质,这对多波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但受观测条件限制以及噪声的影响,在横波分裂记录上,同相轴往往会出现扭曲、倾斜和不规则抖动等现象,给快、慢横波时差的求取和振幅一方位曲线的绘制带来误差。设计了EDA介质物理模型,并利用岩石超声波测量系统获得了快、慢横波记录;分析记录可知,在相同传播方向的分裂横波具有走时和传播速度不随裂缝方位变化的恒定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利用平均法和瞬时振幅法来计算快、慢横波的走时时差和绘制振幅一方位曲线,以提高精度。利用物理模型实验得到的2个正交横波(S1波与S2波)的快、慢横波记录,分别用平均法和瞬时振幅法计算了快、慢横波走时的平均值、时差和均方差,并绘制了相应的振幅-方位曲线。结果表明,采用上述2种方法,消除了同相轴扭曲、倾斜和不规则抖动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时差的计算是可靠的,振幅-方位曲线的绘制是合理的。
  • 朱生旺;魏修成
    . 2006, 45(2): 151-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高阶差分方法来提高空间导数的数值逼近精度,以实现降低数值频散,提高数值模拟精度的目的。首先对差分频散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讨论了估计一阶空间导数的隐式差分格式,并与通常采用的高阶精度显式差分格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隐式差分格式能够在更宽的波数范围使差分频散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如8阶精度的显式差分格式所适应的波数带宽约为O.55kmax,而隐式差分格式所适应的波数带宽约为0.7kmax;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对隐式差分格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用隐式差分格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差分频散,提高了模拟精度。
  • 应用研究
  • 杨贵祥;贺振华;朱铉
    . 2006, 45(2): 15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下组合”油气勘探领域广泛,但地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形成了一套实用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基于饱和激发概念的激发方法、多检波器组合接收技术、小道距高覆盖次数变观观测技术、浅层反射法与微测井相结合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盒子波调查干扰波技术、针对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试验方法与试验资料量化分析技术和复杂山地测量技术、SPS实时监控技术、适应不同地表的钻井成井技术、闷井方法、精细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综合静校正技术等。应用这些方法技术,在黔中-川东南三叠系-震旦系碳酸盐岩裸露区获得了可用于构造解释的高品质地震剖面;改善了米苍-大巴山中央造山带推覆构造南沿的地震资料品质,发现和落实了一批构造和岩性圈闭;在江南隆起前震旦系变质岩出露区得到了高品质的地震剖面;提高了中下扬子平原水网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
  • 陈志卿;张兰
    . 2006, 45(2): 169-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地表条件复杂多变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由于表层结构横向变化大,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通常采用多种震源的交互施工方式,造成不同震源激发的原始单炮资料品质差异较大。为消除差异,常规处理多采用频率匹配、振幅匹配和反褶积等方法来调整不同震源单炮资料的频率和相位关系,但这种处理方式效率很低,甚至会影响叠前处理的效果。为此,对利用子波一致性校正消除不同震源原始单炮资料品质差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 子波一致性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即以振幅一致性校正为基础,根据反射系数一致性原理,利用Robinson褶积模型,通过相同位置接收不同震源激发得到的2种原始单炮资料的内在关系,设计匹配子波滤波器。伊朗 Kashan区块勘探程度较低,地表条件复杂多变,野外采集采用了可控震源和炸药震源激发方式。在资料处理中,采用了子波一致性校正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炸药震源与可控震源激发单炮资料品质差异大的问题。
  • 陈宝书;杨午阳;刘全新;邓央;李琳;徐云泽
    . 2006, 45(2): 173-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地震属性很多,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 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属性信息综合到一张图中;利用统计类比的结果进行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预测。生成统计类比图的过程分为4步:在确定了控制点(通常为井点)基准区的基础上,①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技术对基准区内的属性进行优选;②选择基准点,计算基准点的属性基准值;③按基准值的大小对属性进行分类;④将分类后的平面图相加,得到统计类比图。统计类比图给出了整个研究区中每一基准点与控制点相似属性的个数,因为控制点一般选为油气井位或干井位,因此,可利用统计类比图进行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的预测。在某一地区利用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较吻合。
  • 杨勤勇;赵群;王世星;何樵登
    . 2006, 45(2): 177-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裂缝型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性能,地球物理通常利用多波多分量技术来检测裂缝的方向和密度,但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利用三维纵波资料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反射系数的精确解很复杂。为此,首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垂直裂缝存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AVA);然后在AVA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多方位预测的精确解法和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利用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对塔河油田某区块的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裂缝方向和密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苑书金;董宁;于常青
    . 2006, 45(2): 182-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陆相致密隐蔽性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多层叠置的特点,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小,储层预测存在着多解问题。为此,进行了地震波衰减技术预测储层方法的研究。阐述了地层介质的吸收原理,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匹配追踪频谱分解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介质品质因子和地震波振幅梯度与储层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该方法计算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D1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3段地震波振幅的衰减梯度,并结合其它储层信息进行了含气性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振幅衰减梯度与实际钻井的含气性相吻合。
  • 李显贵;徐天吉;甘其刚
    . 2006, 45(2): 186-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新场气田须家河气藏属于深层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致密、低孔渗、薄互层、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勘探成功率低、效果差。为此,针对须家河气藏开展了一系列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此类气藏的含气检测技术——吸收速度频散(AVD)预测技术、动态能谱(DR)预测技术、瞬时子波能量吸收(WEA)预测技术、 Proni吸收滤波(PF)预测技术、储层频谱成像吸收梯度(AG)预测技术以及AVO反演属性(剪切模量μ、拉梅常数λ、泊松比σ)分析技术等。利用这套技术对须家河气藏进行了含气性检测,结果表明,含气砂岩储层具有高 AVD异常、高DR异常、高WEA异常、低PF异常、低AG异常、高μ异常、低λ异常和低σ异常等特征。因此, 综合应用这些异常特征信息,可以对非均匀致密砂岩进行含气性检测。
  • 王玉学;韩大匡;刘文岭;冉启全;庞彦明
    . 2006, 45(2): 192-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火山岩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岩相变化快,物性变化大,地震响应特征复杂,规律性差,预测困难。三维相干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同相轴的不连续性,对断层、特殊岩性体进行识别。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的研究中,利用体属性多算子相干分析技术计算了高分辨率相干体、倾角体和方位角体,并采用HLS(色调、光亮度和饱和度)彩色模型显示这些地震属性体;然后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火山岩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在相干体切片上,断层清楚,火山口和火山岩体分布范围清晰。
  • 刘西宁;刘司红;马秀国;张绍华;王霞
    . 2006, 45(2): 197-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焉耆盆地宝南地区构造复杂,以往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差, 断裂和圈闭的成像精度不高,空间位置不准确,为此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研究。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去假频距离、偏移孔径、延拓步长等)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焉耆盆地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对比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改善该区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 综合研究
  • 林春明;李广月;李艳丽;于建国;蒋维三;陈海云;路天明
    . 2006, 45(2): 202-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气藏具有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的特点,是一种非常规浅层生物气,勘探方法不能简单的采用深层气的勘探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重点目标区预探或已知气田区扩边可以采用打密集静力触探井的方法;追踪砂体的形态展布和进行大面积的勘探,应配合少量的地震、电法勘探,以及静电阿尔法薄膜测量、微生物法等非地震物化探方法。静力触探井对岩性、岩相划分对比,特别是储层识别较为有效;利用浅层横波地震剖面可以圈定含气砂体的边界;EH4电磁勘探能够追踪砂体展布,推断气层的厚度;气田上方氡气和甲烷菌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