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9-25
  

  • 全选
    |
    论文
  • 朱成宏;胡建国;许雪峰
    . 2002, 41(3): 253-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物理模型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了裂隙介质中P波叠加速度随观测方位的变化规律。应用Grechka叠加速度公式,分析了速度椭圆参数与裂隙走向方位及发育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全方位自适应速度扫描,开发了一种以目的层顶底叠加速度分析为基础,通过广义DIX公式求取层间叠加速度椭圆参数,并进一步预测层间裂隙特征的分析技术,将它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反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张美根;王妙月
    . 2002, 41(3): 259-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大量数据表明地下岩层的地震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常规偏移中,通常视地下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这必然导致一定的误差。研究了各向异性弹性波的有限元逆时延拓算法及有关人工吸收边界条件等问题,实现了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逆时深度偏移系统。2个理论模型的自激自收资料实算表明,该系统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偏移成像。另外,对这两个模型资料的各向同性偏移证实,常规各向同性偏移剖面上存在较大误差。
  • 张金强
    . 2002, 41(3): 264-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信号和随机噪声具有不同的极化特性,可以利用极化分析的方法压制地震记录上的随机噪声。以Samson(1973)提出的谱矩阵极化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复地震道技术给出最小极化度滤波方法。假设地震记录由有效信号和不相干随机噪声组成,由不相干随机噪声的复地震道构造协方差矩阵,将此协方差矩阵作为谱矩阵,根据不相干随机噪声的极化度最小这一准则,推导出最小极化度滤波方法的算子。该方法既可应用于三分量地震记录,也可用于单分量的地震记录。
  • 张国才;李清仁;朱丽波;刘翠娟;易维启
    . 2002, 41(3): 269-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时延地震是油气藏动态监测与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它利用重复多次地震测量来监测油气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首先对注水地震监测的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地震频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薄互层油气藏注水地震监测的影响。其次对时延地震资料归一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大庆地区实际二维时延地震资料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资料表明,油气藏部分的剩余能量与油气藏的流体运动有关。
  • 徐仲达;郝晓红;徐翔之;施荣富
    . 2002, 41(3): 274-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探讨了用零偏移距三分量VSP数据中的下行P-SV转换横波,求取厚度相当于VSP采集点距的地层横波速度。从井下检波器方位校正得到横向垂直分量,对其二维谱中各类波的能量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二维滤波得到信噪比较高的下行转换横波,选取振幅较强的同相轴提取波至时间,获取了横波速度及泊松比。结果表明,即使是零偏移距VSP数据,只要其上有明显可见的转换横波,也能以采集点距的量级计算横波层速度。
  • 高少武;蔡加铭;赵波;范祯祥
    . 2002, 41(3): 279-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通过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地层波阻抗分布的信息。综合应用波动方程反演和神经网络分析来反演地层波阻抗参数,其过程分3步:第一步,应用先验地质知识,对地震数据和测井曲线进行地质解释,并对测井曲线进行对层和标定,然后求取相应的层速度的低频信息,旨在搞清井间地层结构状况,为非线性反演提供地层产状的先验信息;第二步,应用非线性波动方程反演,在层速度界面及井中物性参数约束下,从地震数据中反演高分辨率的反射系数及波阻抗参数;第三步,应用CUSI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高分辨率的反射系数及波阻抗等参数作为约束,以沿层求取的地震特征作为输入,以井中反演的波阻抗参数为期望输出,对非线性波动方程反演出的波阻抗参数进行非线性标定,得出井间的地层绝对波阻抗物性参数。
  • 张世晖;刘天佑;晏银华
    . 2002, 41(3): 285-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讨论了利用测井声波时差和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单井压力预测的基础上,以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采用惩罚函数法将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再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解。离井近的地方约束程度大,离井远的地方约束程度小,使反演结果在保持总体趋势不变的情况下,与测井资料一致。运用上述方法处理了东营凹陷的实际资料,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 云美厚;管志宁
    . 2002, 41(3): 289-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详细讨论了利用Biot-Gassmann方程计算储层条件下砂岩纵、横波速度的方法,并利用计算结果对纵、横波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骨架成分、泥质含量、孔隙度、流体成分、饱和度以及温度和压力对油气层速度的影响。这种方法既可用来预测储层条件下油气层的速度,研究各种因素对速度影响的程度;又可用于模拟分析储层特性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油藏动态时移地震监测的理论研究与可行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 傅旦丹;何樵登
    . 2002, 41(3): 293-298.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常规的遗传算法对变异进程不能实行控制,当变异概率取得较大时,就会以极大的几率使种群中很多成员出现退化的现象,从而使遗传算法变得象蒙特卡洛方法那样,把大量的计算工作浪费在无意义的空间部分,其结果使常规遗传算法不得不采用很小的变异概率。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不利于算法作全局搜索,存在易陷于局部极值的缺陷。为在扩大模型空间的搜索范围和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同时,又能对变异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引入Metropolis抽样准则,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同常规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更有利于作全局搜索,具有改善遗传算法全局收敛性的效果。针对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模型,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了各向异性多参数反演工作,以说明新方法在处理这样高度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时的处理效果。
  • 王延光
    . 2002, 41(3): 299-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虽然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以及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条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目前反演方法分类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大量资料的反演处理实践,研究总结了几种反演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阐述了反演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夏洪瑞;周开明;陈德刚;刘新强
    . 2002, 41(3): 304-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振幅谱校正是消除地震资料中非一致性的一种方法。实际生产中的几种振幅谱校正技术在应用中都存在着局限性,以致使校正过的记录不能恢复到最理想的形态。时频域有色谱校正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数学原理为:采用以直代曲的办法,将窄频带中振幅谱取为一常数,这样,在时域振幅谱为一冲激函数,频域的振幅谱校正可以在时域中简单实现。利用模型道法、互相关法及已知波形法给出期望的有色谱,为校正提供依据;利用小波变换的正交性来克服傅氏变换引起的频泄现象。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消除地震记录中振幅非一致性问题。
  • 茅金根;刘雯林
    . 2002, 41(3): 309-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提出了一种改善地震记录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采用一个新的信号模型,即假设信号具有相同的形状,但具有不同的振幅值;然后在动静校正后的CMP道集内,采用简捷的算法来估算信号的振幅成分和噪音的协方差矩阵;最后由信号的振幅和噪音协方差矩阵来确定每道的优化加权因子并作加权叠加。通过实际资料的验证,说明该方法比常规直接叠加方法更能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 杨旭明;周熙襄;王克斌;石生林;屠世杰
    . 2002, 41(3): 312-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假设近地表垂直点力产生的地震波场由入射波场和散射波场组成,散射波场是入射波场与波阻抗差函数的函数。在这样的模式下,通过在平行地表的一个网格面的各个节点上,设置波阻抗差函数来近似地表的非均匀性,可以正演模拟出近地表地震散射噪声,也可以通过炮集纪录反演出近地表地震散射噪声,从而实现近地表地震散射噪声的衰减,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 苑春方;余钦范;王彦春;杨瑞召
    . 2002, 41(3): 317-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消除剩余动校正量对CMP道集的影响,研究了带有剩余动校正量的CMP道集内反射波接收时问与偏移距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剩余时差函数。这个函数是带有平移量的双曲线函数。利用最大能量准则,我们能够在CMP道集上确定剩余动校正量,进而消除剩余动校正量。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处理效果良好。
  • 唐建明
    . 2002, 41(3): 321-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面波波形的计算是相当困难而又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去噪处理,而且还可以直接利用面波信息探测地下含油气情况。经过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一些成果:①引用地震波复速度及地震波能量吸收的形式来描述粘弹性介质;②应用目前国外粘弹性介质面波频散参数计算的快速算法,计算出了多阶振型地震面波的各阶频散参数;③运用哈特莱变换计算出多阶振型地震面波波形。
  • 曾鸾;李志勇;高凤珍
    . 2002, 41(3): 327-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中小型可控震源的应用,弥补了炸药震源在地表条件差及城市环保区无法施工的缺陷,在中浅层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则效果不是太好。从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的原理及优势对比入手,分析和比较大、中、小可控震源的技术方法,并在新疆焉耆盆地二维采集中使用这三种震源进行试验,结果说明在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只有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才能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 杨正华;常军
    . 2002, 41(3): 330-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时,拖放的电缆往往不能下沉在设计位置。随着海底地震勘探的应用与发展,对资料精度的要求有所提高,必须对检波器电缆进行准确的定位。为此,利用地震采集到的直达波初至信息进行事后二次定位的问题,从方法上做了一些探讨。分析了空间三线交汇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近正四面体的选择原则和评价标准。模型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王西文;苏明军;刘军迎;朱文春;赵景茂;王大兴;刘存辉;唐月红
    . 2002, 41(3): 334-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文献[1]、文献[2]和文献[3]的相干算法,提出了利用小波域分频计算瞬时特征参数,然后计算相干体。根据研究断层特征,用分频计算相干体进行重构。马东一唐南油田上第三系浅层油田及东营组高产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并开发的老油田,目前该区存在着种种问题:断层多,构造复杂,而且以前所钻的井并非构造有利部位。为此,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相干体算法以搞清断裂展布。实际资料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苏朝光;刘传虎;高秋菊
    . 2002, 41(3): 339-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泥岩裂缝油气藏是一种隐蔽性油气藏,预测和勘探的难度都较大,一直没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法。结合工区的实际特点,运用地球物理特征参数提取技术和储层特征反演技术,对胜利油田的LJ地区进行了泥岩裂缝储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 胡贤根;尚新民;石林光;李红梅;童思友
    . 2002, 41(3): 343-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与国外的处理流程相比,国内AVO资料处理过程中一般不作归位处理,这使AVO资料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在胜利油田永安地区的AVO资料处理过程中,使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常规CMP道集进行归位,得到了CRP道集。在此基础上进行AVO分析,不但较好地解决了AVO异常的归位问题,而且叠前时间偏移使绕射能量归位,削弱了随机噪音的干扰,使AVO响应更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质量。介绍了AVO资料处理过程中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偏移实现过程和偏移后CRP道集处理等,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
  • 崔世凌;秦爽;杨泽蓉;李培明
    . 2002, 41(3): 347-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惠民凹陷老区挖潜和发现隐蔽断块油气藏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一项综合的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包括地震叠后处理,多元综合标定,断块精细构造描述,储层预测及断块综合评价等。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处理及多元综合标定是断块精细描述的基础;精细断块构造描述、储层描述及断层封堵分析为断块圈闭评价提供依据;断块综合评价是断块成藏分析的目的和归宿。该技术应用油藏描述方法,精确刻画断块的构造形态,预测储层横向变化,结合钻井、试油、试采及生产等动静态资料,对各构造单元进行断块分类和评价,进而优选钻探目标。
  • 马丽娟;何新贞;孙明江;王琳
    . 2002, 41(3): 354-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砂砾岩体发育地区。断层的活动使砂砾岩体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突出,增加了储层描述和预测的难度。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等方法综合研究砂砾岩储层的发育规律;结合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以测井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自然电位重构声波和实测声波两次反演,联合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不但提高了测井约束反演的精度,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砂体的分辨率,解决了灰质泥岩速度接近砂岩速度时对单砂体描述的地质难题。利用反演波阻抗资料对砂砾岩体进行描述及预测,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 张旭光
    . 2002, 41(3): 359-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油气的远景地质储量极大,如何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是我们要面临的世界性研究课题。简要描述了利用多种地震数据体和先进处理解释软件须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工作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这些初步尝试为碳酸盐岩储层描述、油田开发、降低勘探风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可靠的基础数据。
  • 蔡先华;谭胜章
    . 2002, 41(3): 363-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长岭断陷为陆相火山岩一沉积岩盆地,断裂运动是控制火山活动及火山岩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该区多年的研究,利用特殊地震相,对火山岩平面分布进行预测,圈出2个火山口和8个沿控边大断裂分布的火山岩体,并在营城组火山岩体中获得工业性天然气。火山岩储集层物性的好坏,除受原生孔隙控制外,次生裂隙及溶洞也是关键因素,寻找断裂发育带和后期反转区内的火山岩有利储集相带,是寻找深层天然气和无机气的有利场所。
  • 梁尚勇;胡斌;季红军
    . 2002, 41(3): 367-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苏北盆地的SXF地区是典型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火成岩发育。经过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运用地质规律指导处理解释,充分应用新技术,落实了该区的断裂组合和火成岩分布,对区内油藏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 彭石林;尉中良;管志宁
    . 2002, 41(3): 372-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岩石核磁弛豫过程受到自由弛豫、表面驰豫和扩散弛豫3种机制的影响。如果在地层中含有顺磁性物质,则地层的核磁弛豫特性呈现新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实验分别研究不同含有顺磁性金属离子溶液及其饱和岩样的弛豫特性,为核磁共振测井提供了基础的实验数据。
  • 梁顺军
    . 2002, 41(3): 377-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人们的地震资料解释观点可分两种,即平衡观点与地震观点,前者是利用平衡地质剖面原理,后者是根据地震勘探原理。因依据、目的和方法不同,两种观点的解释结果自然会出现分歧。平衡地质剖面原理是假设岩层变形前后长度、面积和体积不变原则,用“现在已知时空”推测“过去未知时空”,因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有误差,且不同平衡方法也有不同的结果,故平衡是相对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观点所解释的地震剖面可以看出,地震资料解释工作自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平衡剖面解释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从油田勘探与开发的实际出发,采取实用的地震解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