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12-25
  

  • 全选
    |
    论文
  • 胡承元
    . 1998, 37(4):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根据我国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状况和经验总结,普遍认为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以拓宽有效频率,丰富高频成分为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我们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通过高分辨率野外采集技术攻关试验,取得了适合盆地北部沙漠区开展高分辨率野外采集的最有效方法——除采用“四小”(小药量、小道距、小排列、小组合距)之外,关键是“一高、二井下”(高频检波器,井下激发、井下接收)。攻关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一高、二井下”所采集的资料经过“三高处理”,剖面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整体反射面貌和目的层反射分辨率更加适合勘探需要,也是盆地北部沙漠区地震勘探高分辨率采集技术方法的新突破。
  • 欧庆贤;韩震;王举红;王世库;王炳章;周海翔
    . 1998, 37(4): 1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论述“立体地震法”的概念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综合解释方法技术,并给出首次应用于松辽盆地靶区的实例。实践初步证明立体地震法可将地层结构识别的几何分辨力提高到2~3m;对地下介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相对判别的分辨力趋于声波测井水平,使目前地震勘探总体分辨力提高5~10倍,提高了地震方法解决油气地质问题的能力。当前要使高分辨力地震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关键是要提高原始采集资料中的有效高频含量,只有首先变革现有的生产观测方法技术才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立体地震法”将是实现此变革的一种途径。
  • 陈遵德;陈富贵
    . 1998, 37(4): 32-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简单介绍了智能信息处理中新出现的RoughSet(RS)理论及属性选择方法,从双相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角度,探讨了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原理,提出了基于RS理论的地震数据油气预测属性优化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速度快、易实现,而且在优选属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提取地震属性种数、提高分类正确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本方法将成为地震数据油气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 段天友;朱广生;陈遵德;桂志先
    . 1998, 37(4): 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弄清地震波特征对储层含油气的响应,了解有油样本与无油样本地震波特征差异,在应用神经网络油气预测方法的前提下,提出了两种储层特征逐步优化的计算方法。实际运算表明,逐步优化不仅运算速度快,而且得到了与组合优化完全一致的结果。
  • 熊小兵;贺振华
    . 1998, 37(4): 48-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共炮记录叠前偏移对输入的速度非常敏感,要求偏移中所使用的延拓公式能较为精确地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因此,本文在推导共炮记录偏移公式时,特别把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法引入,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同时也能够得到陡倾地层的精确归位,从而较好地实现共炮记录叠前偏移。正因为共炮记录叠前偏移对偏移速度非常敏感,故本文提出的方法又可用作速度分析。任何形式的叠前偏移都需大量机时,特别是对于迭代的叠前偏移速度分析,计算量更大,为此,本文针对混合法共炮记录偏移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讨论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首先针对在频率、波数域中运算的相移法,引入F-K滤波,在波场延拓中,仅就有关的频率、波数进行运算,大大地减少了计算次数.同时又通过滤波提高了偏移的精度;然后针对整个混合法在频率域中的运算,讨论了减少频率循环次数来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最后,作为一个特例,把共炮记录叠前偏移稍作简化,得到精确、高效的叠后混合偏移方法。总之,本文提出的基于共炮记录的算法不仅成为较为精确的、高效实用的波动方程叠前偏移方法,而且还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用于偏移速度的分析之中。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种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 张文生;张关泉;郝现军
    . 1998, 37(4): 5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从三维波动方程出发,导出了用于三维叠后逆时偏移的无层间反射的波动方程,并给出了其数值算法和稳定性条件。通过对一系列二维及三维模型的偏移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常规的深度外推偏移方法相比,它具有精度良好、计算量小、无倾角限制、避免了倏逝波能量以及能适应空间变速的一系列优点,是一种解决三维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方法。
  • 刘志成;宗遐龄;马国庆;郭建;宋祈真
    . 1998, 37(4): 6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规划设计软件系统主要用于三维地震勘探规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户利用它能以人机交互方式,选择和设计出最佳方案的三维观测系统,达到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的目的。该软件系统包括采集参数设计、观测系统设计和地面施工设计等三大功能,以微机(486以上)为硬件平台,采用中文菜单及提示,具有操作简便、功能较全和实用性强等优点,很适合野外操作人员掌握和使用。
  • 佘德平;曹辉;王咸彬
    . 1998, 37(4): 7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三维相干数据体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三维相干数据体可以确定断层的空间分布,确定目的层的岩性变化区(带)。本文介绍了用多道相关技术制作三维相干数据体的方法,并论述了三维相干数据体在实际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最后用EN地区的资料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三维相干数据体不仅是有效的,而且具有速度快、无人工干预等优点。
  • 经验交流
  • 云美厚
    . 1998, 37(4):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由于地层介质对地震波的选频吸收作用以及数字地震仪器记录动态范围的有限性,使得同一时刻弱的高频信号与强低频信号可同时记录的能力受到了限制,从而也制约了地震记录分辨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对两个地层吸收衰减模型的试算结果分析表明,合理地选择震源子波可部分地补偿大地对高频信号的吸收,使有效波高频记录极限提高30HZ到40HZ或更高,从而改善了记录的分辨率。
  • 毛洪章
    . 1998, 37(4): 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如何将AVO技术用于实际生产?本文给出了在鄂尔多斯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应用实例。先从正演分析人手,分析了储层含气及其它情况时的AVO特征,确定了区分含气特征的最佳反射段。然后介绍了处理流程以及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
  • 王顺国
    . 1998, 37(4): 9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四个关键点人手,即风化层延迟时的求取、基准面的确定、校正速度的研究以及表层模型的建立等。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做了介绍,展示了合成延迟时法十等效速度模型反演十变速浮动基准面(地震参考面)静校正等综合技术在太行山区(山西沁源、大寨)、伊川丘陵山区等复杂地表区应用的例子。显著的处理效果表明,严重的山区静校正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满足了地下构造的叠加成像,提高了勘探精度及其整体效果。
  • 段春生;石平;段艳秋;李燕光
    . 1998, 37(4): 104-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济源凹陷是华北地区最早开展油气普查和最早发现油气显示的地区之一,但至今尚未获得有效的油气突破。该区地质条件复杂,难以获得较好的地震剖面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复杂构造地区地震资料的再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综合物探方法
  • 徐义贤;王家映
    . 1998, 37(4): 11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针对MT二维反演中采用规则网格剖分时,网格过粗,分辨率低;网格过细,反演不稳定,反演结果易产生假象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网格方法以克服传统的规则剖分方法之不足。数值例子表明该算法精度高,稳定性好,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 陈超;王晓柳
    . 1998, 37(4): 12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重力测量结果经过外部校正之后,有时布格异常形态会随着高程变化以致形成所谓“山形异常”,使真、假异常混淆。本文就引起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起伏相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由于重力外部校正不准确出现的这种相关现象,提出了用滑动窗口调整中间层密度的方法和以相对海拔高差作校正的方法,来避免这种虚假异常的产生。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效果十分明显。
  • 陈清礼;胡家华
    . 1998, 37(4): 128-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各种电法勘探中,用传统的经纬仪进行点位坐标测定工作量相当大,尤其是在山区、森林覆盖地区和三角点少的地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出现给物探工程测量带来了一次革命,利用GPS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探测量工作的效率。如何利用低价格的GPS而又能达到较高定位精度是地球物理测量人员特别是电法勘探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4年来我们使用麦哲伦的手持式GPS接收机进行点位测量的经验,本文分析了GPS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特性,提出了一种事半功倍、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案。使用该方案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节省费用和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