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3-03-25
  

  • 全选
    |
    论文
  • 朱光明;高静怀;王玉贵
    . 1993, 32(1):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叙述了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的定义,分析了其性质.从小波变换的常见定义式得到声音变换,在附录中给出了反变换公式的证明.文中讨论了将小波变换用于各种一维滤波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给出了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实例,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点.
  • 曹景忠;孔祥宁;卢雅云
    . 1993, 32(1): 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常规的x-t域求取层速度的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利用t-p域中反射波和折射波位于同一椭圆之上的特征来估算层速度,可以同时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了层速度求取的精度及可靠性,而且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扩展排列的资料.本文对t-p域求取展速度方法的特点和技术细节作了详细讨论,并在理论记录及实际资料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吴律;张志禹;牟永光
    . 1993, 32(1): 2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近年来已发表的用层析方法重建图象的物理模型井间数据都是在水槽内采集的,异常体与背景介质速度差都比较小.反投影重建采用直射线方法.本文介绍固体模型模拟井间采集方式.异常体与背景介质的速度差达46%,采用了弯曲射线成象方法.文中给出了楔形模型和断层模型用SIRT和LSQR联合层析成象的结果,并讨论了影响图象重建质量的各种因素.
  • 陈元庆;邓富求
    . 1993, 32(1): 3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VSP二维模型正演方法在四川东部地区多层层状介质高陡复杂构造上施工设计和资料解释中的应用,以实例说明了用VSP二维模拟方法对高陡构造陡断带进行正演逼近,获得陡断带形态合理解释的良好效果.
  • 刘传虎;刘福贵;王超明
    . 1993, 32(1):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水平井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原理与直井相同,但具体的制作方法应根据水平井的钻井轨迹和测井曲线与地层的配置关系,分段对测井曲线进行井斜方位校正和地层埋深校正,以及曲线反向和角度转换等处理,以制作出符合地震反射原理的高质量合成地震记录,完成水平井合成地震记录的层位标定.
  • 张剑峰;孙焕纯
    . 1993, 32(1): 53-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研究地球物理反演的Monte Carlo解法.文中引入马尔可夫地层沉积模型,改进随机搜索点的产生方法.提出兼用地质知识和地震记录对搜索点进行检验的新方法,有效地提高了Monte Carlo反演方法的计算效率.本文的反演方法除了由约束条件引入确定性地质知识外,还通过马尔可夫沉积模型引入了不确定性地质知识,为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反演的进一步结合开辟了新途径.
  • 魏建新
    . 1993, 32(1): 6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内观测岩石样品的横波速度各向异性的两种方法.尼科耳棱镜法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向异性,岩石中的横波分裂现象;旋转法能较精确地测定出岩样的各向异性程度.通过对干燥与水饱和条件下岩样三个方向上横波速度的测试,得到两个偏振横波的最大速度差为258m/s(灰岩),348m/s(砂岩),376m/s(泥岩).对应的最大各向异性度为11.1%.11.0%,13.9%(均在水饱和条件下).观测结果表明,一些含泥量较高的砂岩样品具有横向各向同性的特性,而砂岩样品则呈现出与层理面有关的速度各向异性.实验还表明微裂隙在液体饱和时对速度各向异性有较大的影响.
  • 姜效典;李巍然
    . 1993, 32(1): 68-73.    摘要 ( )    PDF全文 ( )   
    高精度的航空磁法测量可以得到油气田上方的微弱磁异常显示,如何提取和识别这些磁异常是航磁找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用模糊识别法判断这类小磁异常的方法,并以PFW油田的实际应用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 经验交流
  • 徐国强;王英民;陆正元
    . 1993, 32(1):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模型正演是地震解释的一项重要工具.针对川中二叠系中小断层及断层系统存在的地震反射异常现象及其多解性,本文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质层位与野外地震记录的精确对比与标定.使用二维模型正演方法重建断层系统的地震响应过程,由此剖析断层构造产生地震反射异常的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了断檐的地震响应,包括断点的相位转换、低速层增厚引起的时间迟后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假断点、断檐屏蔽杂乱反射区以及断棱楔形体的地震响应.揭示了地震反射异常体解释中的一些陷井及有助于断层精细解释的特殊标志,论述了各种不同落差、不同产状小断层的断点、断面解释问题.
  • 王进海
    . 1993, 32(1): 8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常规地震勘探中所采集的有效反射波的频带是很宽的,但资料处理的结果使有效波主频带变窄,因而剖面的分辨率表现很低.用反褶积技术来提高有效波的主频带宽度又常常使分辨率和信噪比二者不可兼得.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的三高处理流程,采取将谱均衡和去噪模块形成迭代处理的方式,在确定的信噪比目标下可以同时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野外原始资料的目的.
  • 梁传坤
    . 1993, 32(1): 9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首先从地震接收系统的滤波特性入手,论述了接收系统的陷波效应、低通滤波器效应和相关效应.接着引入地震噪声因素,从野外滤波最佳化的角度分析了高分辨率接收系统、叠加组合法接收系统和强化接收系统的应用条件,给出了以噪声强度为约束条件设计地震接收参数的方法.最后以实例展示了应用效果.
  • 刘震;张万选
    . 1993, 32(1): 105-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资料有限的垂向分辨率造成地下某些古火山的几何外形与其地震反射图象大相径庭;而地震勘探现有的水平分辨率又远远不能将古火山的内部结构在地震剖面中显示出来.本文着重分析了地震垂向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对古火山解释结果的影响,以实例说明地震分辨率在古火山地震识别中的重要意义.
  • 综述评论
  • 刘益成
    . 1993, 32(1): 113-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首先对地震勘探中目前普遍使用的几种实时相关叠加器的相关算法进行了归类,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时域法,频域直接FFT法和频域分段求和FFT法.接着分析了这些算法的基本原理,澄清了频域相关中有关FFT长度选择的问题.同时给出了每种算法量(实乘和实加次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对这三种算法就运算量大小,需使用的最少存贮器的数量,以及实时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