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2-09-25
  

  • 全选
    |
    论文
  • 皮埃尔L.古皮劳德
    . 1992, 31(3): 1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我想通过对未来工作的探索作为庆祝《石油物探》创刊30周年的一种方式。然而对技术手段方面的预测实非易事且没有很大的把握。在过去三十年中,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口臻成熟,这主要是数字计算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我本人在工作中曾涉及过如下一些新技术:如可控震源和扫描设计,合成地震记录理论以及其中的反演散射理论等;在数据显示和分析方面也大有进展。那么下一步可能要做的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为这一期专刊撰稿的主题。
  • 托马斯L.戴维斯;罗伯特D.本森
    . 1992, 31(3):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在落基山脉的三个油田开展了多分量地震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对这些油田储集层的天然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进行三维成像。在锡洛(Silo)油田,一块强横波各向异性(达7%)区域对应于白垩系尼奥布拉雷(Niobrara)上白垩统储层中的张性裂缝带。该强横波各向异性区域与覆盖在下伏盐层溶化边缘上的上白垩统地层披盖相吻合。最新的水平井信息和产量数据都证实了上白垩统地层中的裂缝沿着平行于下伏盐层边缘的北西-南东走向而增加。 在南卡斯珀克雷科(Casper Creek)油田进行的多分量地震测量,查明了以往由井控无法确定的断层和裂缝带。通过断层和裂缝的双向定位,划分出宾夕法尼亚统特斯里普(Tensleep)砂岩储层。对该重油储层蒸汽注入过程的线性流动形式和热异常的观测,也证实了断层和裂缝带的存在。 在塞达希尔(Cedar Hill)煤成甲烷气田,煤层中天然张开裂缝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产量的急剧变化。最近开展的多分量三维地震测量,指出了煤层中裂缝的地层控制与差异压实作用有关。这项正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表明,储层中裂缝网的地球物理测定作为裂缝性储层经济开采的一项主要研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 陈沪生
    . 1992, 31(3):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石油物探》已成为石油物探界的良师益友,这是大家公认的。卅年来《石油物探》在促进我国石油物探事业的发展上功勋累累,同样是大家公认的。对过去的总结,已有许多同行做了,这里不想重复。在祝贺创刊卅周年之际,笔者仅想对发展直接找油气物化探方法的战略意义谈点粗浅的意见。 找油气是从发现地表油苗开始的,它的发展历史和今后可能发展的趋势是: 就油找油阶段(在油苗附近找油)到以背斜理论找油气阶段,发展到寻找圈闭(包括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油气阶段;现在已进入以寻找圈闭为主结合寻找油气在地表产生的物化探异常(所谓直接找油气)以寻找油气的阶段。
  • 吴律
    . 1992, 31(3):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带有强烈的应用性色彩。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地下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 二、人类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与分配。
  • 袁文光
    . 1992, 31(3): 2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东海八角亭构造位于上海市东南大约400千米处,1987年对它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勘探面积55.6平方千米,测线距50米。我们采用动态而元,子波处理、DMO、Q/T补偿、智能插值、二步法偏移等方法作资料处理,取得了一套高质量、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资料解释在人机联作系统上进行,并采用空变速度作图。本次三维地震调查,横向和垂向分辨率大有改善,查清了八角亭构造的形态和本区断裂系统的展布,解决了过去二维地震解释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提交了一套精确的地震构造图件,地质效果十分显著。
  • 吴光大;刘正楷;魏嘉;卢雅云
    . 1992, 31(3): 3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证实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存在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但因油藏主要受控于河道砂体,储集砂层薄、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所以,单纯用钻井资料难以确定油藏范围。为此,近年来在本区开展了高分辨牢地震、垂直地震剖面勘探和储层研究。我们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和特殊处理,以提取储油层段的反射特征、振幅和虚速度等异常信息,再结合钻井、油气测试等资料作综合分析,对含油气范围和地质储量作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区原已探明的两个孤立的油气井应属于连片的含油区块,连片后的含油面积和油气储量将增加两倍。 预测结论已成为我们建议的探井所证实。通过预测,本区扩大了含油面积,增加了地质储量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 刘传虎;刘福贵;王超明
    . 1992, 31(3): 4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应用地震资料设计的水平井轨迹参数包括水平目的层段,靶点坐标(x,y,z),轨迹方位角(α),轨迹井斜角(θ),及水平轨迹曲线。设计水平井轨迹的两个关键是层位的正确标定和速度场的精细研究。本文以LHK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地震道的子波分析,提取出制作合成记录的子波参数,用高质量的合成记录完成特征层的正确标定;通过速度分析,总结小本区速度的变化规律。借助人机联作工作站编绘出高精度速度图和特征层精细构造图。通过水平1井钻井轨迹的设计,形成一套设计流程。钻探结果说明,这种方法是设计水平井的经济、高效、高精度的方法。
  • 朱光明;高静怀
    . 1992, 31(3): 5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叙述了用VSP资料的下行初至波进行地层品质因数(Q)反演的方法(剖面模拟法)。我们选每个层中脉冲宽度对脉冲到达时的回归斜率作为衡量模拟剖面与实际VSP记录逼近程度的标准,把反演Q值归结为求解多元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为了消除解的非唯一性及提高反演速度,首先对预处理后的VSP资料作SVD(奇异值分解变换)低通滤波,以消除噪声及上行波的影响,然后把多元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我们用谱比值法求模型参数初值,为了消除震源不一致性的影响,探讨了参考脉冲的选取问题。本反演方法的优点是不受震源能量变化的影响,对初值要求不严,适用于Q值与频率有关的情况,以及能减小误差积累等。VSP理论合成记录及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用剖面模拟法反演Q值是行之有效的。
  • 吴律;李秀渊
    . 1992, 31(3): 6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首先对层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当前层析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讨论了射线理论层析中有限观测角问题。传统的方法是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层析的物理过程,补充观测不到的数据,们不论采用压缩方法或代数重建方法,都受到严格的约制,我们的试验也证实了这点。最后我们根据层析的基本思想,在射线层析中分别求波慢度参数和空间界面,用Radon均值修改中间界面,对有限观测角合成记录(包括地而观测数据,VSP观测数据、跨井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 何樵登;张霖斌;张中杰
    . 1992, 31(3): 7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讨论了声波及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导出了由观测波场提取介质参数的公式。在含有变密度的波动方程中,利用反传算法,在不同的空间频率上均可提取速度及密度参数。对于弹性波,我们可以利用四种散射场,即P-P、P-S、S-P、S-S波场恢复弹性参数。
  • 张耀辉
    . 1992, 31(3): 8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P-SV转换波的叠加必须知道真正的共反射点。 这个共反射点就是所谓的P-SV波共转换点。由于P-SV转换波对线的不对称性,它的叠加比纵波的CDP叠加要难得多。如果我们已知介质中横波与纵波速度的比值、水平界面的埋藏深度和炮检距,炮点到共转换点的水平距离就可以通过解一个四次方程求出。本文将讨论如何确定P-SV转换波的转换点并分析P-SV波在地下界面的反射点和地面接收点的分布,从而提出动态抽取共转换点道集并实现CCP叠加的方法。
  • 袁业培;金文丽
    . 1992, 31(3): 102-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岩性探测(PS)法是一项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在理想条件下可以直接探测油气藏的电法勘探新技术。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以实际资料为基础,通过研究分析,对岩性探测法在南刚、泌阳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效果给予客观的评价。我们认为,在有利条件下,使用PS法直接寻找油气藏是有效的,同时也有其应用的局限性。
  • 蒋智
    . 1992, 31(3):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岩性探测(PS)法利用的原发电磁场,据说由太阳风引起,另说来自雷电在大气圈造成的电磁振荡。看来前者突出随机扰动或脉冲集群,后者如振荡持续长达其周期的许多倍,则近似定态。 PS方法截收地下返回的电磁信号被称为再辐射(Reradiation,以下简写RR)。它可连续或选段反映地下各深处物质的性状,这表明RR由原发场进入地下,沿途遇各深处的物质而引起。因此理论上先要讨论RR的产生机制及其与产生之处物质性状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