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6-25
  

  • 全选
    |
    论文
  • 何樵登;张中杰
    . 1991, 30(2): 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从应变-位移关系、弹性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以及运动平衡方程出发,通过应用座标变换及奇异值分解技术,推得了2-D及3-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输线方程.利用此方程研究了2-D条件下剪切力分布体力作用下地震波的激发问题.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研究兰姆问题的途径较之其它方法简捷。
  • 李荣奎
    . 1991, 30(2): 13-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我国海上S油田主要储层及其厚度、埋藏深度和沉积环境。为了突出砂泥岩剖面的储层特征,我们把控制S油田的主要地震测线在DISCO系统上进行了目标处理,地震剖面质量有明显提高。利用重新处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分析振幅、频率、相位、丰度等地震反射特征,对主要砂体有了明确认识;综合解释测井和地震资料,对S油田主力油层进行横向预测,进一步了解了它们的分布范围和接触关系。
  • 张应波;李跃生;吴志华;张素吟;刘祖德
    . 1991, 30(2): 2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讨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岩性预测的地震方法。在精细处理海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两步子波反褶积把CDP道集处理为相对反射系数道集;然后做三点共偏移距叠加,拾取预测层相对反射系数随偏移距变化的数据,经归一化处理后作为Zoeppritz方程中纵波反射系数的实测值;再根据地震信息提供的层速度、密度等参数计算理论值。当实测值与理论值达到最佳逼近时,通过两步精度控制进行迭代逼近,估算介质的泊松比,并在相邻预测点进行统计综合,取其最佳值。利用修正后的Gassaway岩性量板,在某海区进行多例的岩性预测,成功率达75%以上。
  • 郭建
    . 1991, 30(2): 3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有限元法已日趋完善,成为当今最流行的数值分析技术之一。但由于应用有限元法解波传播问题时需占用巨量的机时和内存,使得它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开发了一种有限元快速算法,可使计算速度较常规方法提高几十倍,并且所占内存量比相应的差分法还少.这就使得有限元快速算法在微机上解决复杂问题的想法成为可能。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实施,并给出了双相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计算实例。
  • 周军;徐峰
    . 1991, 30(2): 44-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分级偏移(Cassade migration)可以减小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对于倾角的限制,提高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的精度.K.拉纳(K.Larner)等人首先对此作出了证明.但是,拉纳的证明必须假定每一次偏移处理的输入剖面都是正入射的几何图象.本文指出,这种假定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讨论.我们用波场的空间频率分析方法,首次证明了:在不考虑差分格式本身固有的色散效应的情况下,与陡倾角相关的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的频散问题,是偏移处理中使用近似波动方程,使被偏移数据体波场的空间频率畸变所致.有限差分波动偏移对于倾角的限制可以归结为是对数据体波场空间频率的限制.在室内对野外资料进行处理时,人为地加大地震道间距的数值可以压缩数据体波场的空间频率.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压缩空间频率的分级偏移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被处理数据的几何特性无需作任何假定,完全以波动理论解释了分级偏移可以减少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对于倾角的限制,从而在理论上对分级偏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本方法已在国产TQ—6计算机系统上投入实际生产使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 王承曙;李风林
    . 1991, 30(2): 57-6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研究了混合相位子波的反滤波因子、稳定性及最小绝对误差反滤波因子的渐近性质.叙述了输入信号与L1模反褶积解的稳定性的关系.文中给出了白噪化的处理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白噪化的效果.
  • 王晓华;马恩泽;吴顺和
    . 1991, 30(2): 6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依据最优化列阵滤波的基本理论,对二种具有一般意义的记录模型,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推导。本文中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最优化列阵滤波应用模块,分析了这种滤波在压制线性噪声(以浅层折射为例)和分离VSP波场应用过程中的成果和特点。
  • 朱正亚;周致强
    . 1991, 30(2):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单发双收全波列数字声波测井数据的时域处理方法,采用相似相关法来确定滑行纵波时差,用过零点法来确定滑行横波和斯通利波的时差,从而得到它们在井壁岩体中的传播速度曲线.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处理了人工模拟井和和实际地层井孔中所测的全波列声波测井数据.这种方法计算量小,处理速度高,有助于实现现场的实时数据处理.
  • 邱佩璋;杨真荣;崔力科
    . 1991, 30(2): 8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提出一个2网函数插值算式,它可以用来扩展网函数插值法在重力场区域校正方面的应用。对于球体引起的区域异常,我们介绍了用改进的网函数插值法研究的若干数值结果。
  • 经验交流
  • 吴建成;魏明景
    . 1991, 30(2): 8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探测地下结构的速度分布,我们采用了快速射线追踪方法——散射法与搜索法对二维速度反演结果不断校正.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校正是十分有效的.
  • 刘益成
    . 1991, 30(2): 96-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实时相关叠加器中减少噪声的三种垂直叠加方法:直接叠加法,整体加权叠加法,以及分段加权叠加法.根据数理统计和最小二乘法的原理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数学分析。
  • 唐文祥
    . 1991, 30(2): 10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完成油气检测任务,我们在TDI井进行了VSP测量,并对反射纵波和PS转换横波资料进行了处理。利用分辨率高的PS横波剖面查明了储层底界和井旁小断层;在联合应用纵、横波资料直接检测油气,查明井旁细微构造及研究碳酸盐岩地层裂隙等方面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 魏长江
    . 1991, 30(2): 115-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主要利用法斯特经验公式研究了声波与电阻率的互换,以互相补充某些井段的资料缺失。文中讨论了声波与感应电导的关系,由感应电导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可行性;对于全井缺少声波或电阻率曲线的井,讨论了利用声波(或电阻率)曲线得到电阻率(或声波)曲线的方法.同时,研究了利用声波资料转换的电阻率及阿尔奇公式求取地层因素及孔隙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