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0-09-25
  

  • 全选
    |
    论文
  • 林继武;刘玉班;张振平;王振华
    . 1990, 29(3): 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海上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是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油田开发中,为满足储层研究对三维资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要求,必须提高三维处理的技术水平,改善成果资料的质量。本文着重介绍了海上三维资料处理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处理效果文中首先介绍了海上三维工作中特有的问题,覆盖次数不匀的影响以及解决办法和效果;其次讨论了空间采样的影响以及道内插技术的应用;然后介绍了三维偏移速度的建立方法及其效果,以及一步法偏移的效果;最后对如何提高处理成果资料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 邓玉琼;戴霆范;郭宗汾;李权
    . 1990, 29(3): 2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基于反时外推的概念,我们利用有限元方法发展了弹性波叠前反时偏移算法,并在去年用这种方法对有偏移距的合成地表记录进行偏移。在本文中,我们用此方法对合成地表数据和合成VSP数据同时进行偏移。使用地表数据兼VSP数据偏移结果得到改善,偏移成像被准确地收敛于反射点的真实深度。偏移深度剖面上的另一改善是通过引入“调整场”显示技术而达到的,它将偏移剖面的垂直和水平分量结合起来。以往偏移剖面上使得每单一位移分量的偏移成像变得模糊不清的噪音现在在“调整场”偏移深度剖面上被很好地消去。随即,偏移成像更加清楚地勾划出反射点。为展示利用地表数据兼VSP记录和引入“调整场”显示技术所得的改善。这里给出二个合成实例:一个是弹性半空间上二个弹性层;另一个是弹性半空间上倾斜与水平的组合层。
  • 管路平;唐权钧
    . 1990, 29(3): 3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的部分频谱(10—50Hz),首先应用自回归方法预测低频成分.然后再应用最大方差模原理外推信号的高频成分,最终得到全频段的地震资料。低频补偿.有利于求取基本的速度结构和绝对速度值:高频补偿,能有效地压缩波形.压制噪声,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理论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成功地恢复信号中丢失的高低频成分。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也令人满意。
  • 姚逢昌
    . 1990, 29(3): 4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探讨了频域两步法子波处理,即振幅谱补偿和相位校正的原理及其实现。振幅谱补偿的目的是在地震记录可靠频带范围内恢复反射系数的振幅谱。具体实现采用了多道谱平均法,以正确估算地震子波的振幅谱。从记录中消除子波振幅谱影响之后,进而对记录振幅谱作高频增强处理,使之逼近于实际反射系数的振幅谱。相位校正的目的在于消除子波剩余相位的影响,方法基于常相位假设。最佳相位判别依据是最大方差模准则和实际测井资料,通过相位扫描进行自动拾取。把这种方法用于合成声波测井技术,可明显改善反演结果与实际测井曲线的符合程度;文中也给出了这方面的应用实例。
  • 肜光显
    . 1990, 29(3): 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以Hooker定律为基本出发点,考虑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发生能量耗散这一客观事实,利用微分算子型的体胀模量和剪切模量,修改了经典弹性力学的Hooker定律,建立了广义线性介质模型,使之更适合于描述地层中地震波能量耗散的物理机制。广义线性介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应力和应变驰豫现象。一般,应变波与应力波之间存在一位相差δ。这个位相差表征了广义线性介质的流变特征。广义线性介质中的能量耗散,一般是用耗散因子量度的。其耗散因子往往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其次还取决于波的频率。研究耗散因子有利于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有利于进行沉积岩相的研究和油气富集区的划分。
  • 陈溧
    . 1990, 29(3):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文献[1][2]中我们讨论了地震勘探中应用的三维Fuzzy数字拓扑的一般性问题。在本文中,我们要研究具体应用所遇到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地震数据的λ-连通分割方法和曲面拟合的数字拓扑方法。
  • 赵志超
    . 1990, 29(3): 7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指出:频率加强滤波对非零相位记录处理效果欠佳;去相位滤波的期望信号若取成尖脉冲,则对频率时变的适应性差,而由记录子波转换,又会降低分辨率。本文提出把去相位滤波、相干滤波和分辨滤波串联起来,即构成去相位相干反褶积,它可使上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文中讨论了计算方法,经理论试算表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能取得效果。
  • 王嘉松;常晓文;陈中文
    . 1990, 29(3): 8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若地震信号是子波和反射系数的褶积。则地震反演问题可化为如下的l1模极小化形式:min f(γ)=||γ||1,S·t·Aγ=b,其中A∈Rmm×n,γ∈Rn,b∈Rm,它是一种新型的l1模反褶积。本文中的五个定理给出了解此问题的算法的理论基础。通过选取不同的下降方向和不同的步长因子,组成了几个不同的解此问题的下降算法。文章介绍了这些算法的详细步骤。
  • 唐立民;刘迎曦;姚曙光
    . 1990, 29(3): 98-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证明了一维波动方程的特征线法正演[1]与合成地震记录[2]的一致性;给出了一种新的数值反演迭代算法。通过数值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且能抗一定的噪音,因而有进一步推向实用的价值。
  • 胡中平
    . 1990, 29(3): 107-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当代石油物探中为了获得丰富的地震信息,野外接收偏移距和接收道数的变化往往比较大。在大偏移距,多道,尤其是超多道接收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多道接收的优势进一步解决好浅中层反射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减少由于动校而造成的浅中层反射同相轴的拉伸畸变问题,已为许多实际工作者所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法,即在时间-空间域里用逆向递推原理对CDP道集分段进行整体搬家,从而达到减小动校畸变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是以水平层和均匀介质的假设为前提的。从未经切除的理论模型记录的试算中可以看出,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做动校叠加可以较好地保持波的动力学特征。
  • 沈建国
    . 1990, 29(3):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讨论用井条件下的几何因子设计反褶积滤波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自然电位(SP)曲线的计算,能够部分地消除围岩影响,提高地质参数的数据精度。
  • 综述
  • 谭岩
    . 1990, 29(3): 117-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计算机的智能化是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十分瞩目的研究课题。它的研制成功将把当代的计算机技术推进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特点,并对其发展和应用状况作了概述。大量的应用实例表明,专家系统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对人工智能的开发起着促进的作用。文中通过对我国目前地震勘探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开发地震资料解释专家系统,实现资料解释自动化是加快我国油气勘探步伐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