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6-25
  

  • 全选
    |
    论文
  • 徐伯勋;白旭滨
    . 1990, 29(2): 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最大熵谱估计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现代谱估计法。传统谱估计法的分辨率最好也不超过1/T,其中T为数据窗长度。因此当数据长度小于信号周期时就无法计算出信号的实际频率。而最大熵谱估计法取消了窗函数,从而也没有基频的概念。由于用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序列进行无限外推可获得更加逼近的谱,因此大大提高了谱的分辨率。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最大熵谱估计中振幅失真的解决办法,即用一经验公式作为门槛值来选择最佳频率成分,以提高最大熵谱估计的使用能力,力求在油气检测及岩性分析中得以应用。
  • 许建华;王世库;赵廷寿
    . 1990, 29(2): 1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在分析文献[3]的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文中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本文方法与文献[3]中方法相比,具有四个特点:第一,除了可以考虑单向波形,还可以考虑双向波形;第二,采用了归一化的权系数选择方法:第三,计算速度快。第四,计算描述同相轴的有关参数。实际剖面的计算结果较好地拾取了剖面上的同相轴,验证了所作改进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姚正和;吴立德
    . 1990, 29(2): 2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机辅助岩性解释系统。本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岩性模式预处理、岩性模式特征选择和岩性模式分类。第一部份由交互式合成声波测井处理、含砂百分比计算和孔隙度计算组成。系统根据物探专家的知识,从模式预处理资料、地震资料及其变换参数中选取模式特征分量。本文又提出一个新的基于样本集聚集结构信息和统计信息的聚类算法。这种算法比ISODATA算法有效。系统在IBMPC/AT微机上运行,采用新的聚类算法对岩性模式进行分类。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证实了本系统有助于岩性分析和油气分布预测。
  • 成金华;熊维纲
    . 1990, 29(2): 3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论述了用系统工程方法和专家系统方法建立圈闭油气预测模型。这种模型针对实际专家评价圈闭的知识特点设计了三个子模型:分解模型、综合模型和知识表示模型。此模型能有效地利用物探资料和地质、地化资料,把实际专家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充分组织起来使预测科学化、自动化。实际资料验算表明,这种模型的效果是好的。
  • 朱金明
    . 1990, 29(2): 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有限差分法是在地球物理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具有计算速度快,所需内存较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且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本文应用有限差分法正、反向分别求解波动方程,以模拟井中接收到的波的传播过程,并对井中记录进行偏移归位。用此方法可模拟各种横向变化的构造。方法中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很好地模拟了人工边界,偏移成像条件得到了正确确定°若干计算例子表明,本方法成功地模拟了半无限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过程,偏移方法具有通用性强、计算成本低等优点。
  • 焦荣昌
    . 1990, 29(2): 4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组,既反映了波阻抗界面的存在,也常常反映了密度界面的存在。在既有地震资料又有重力调查资料的地区,能够利用波阻抗界面的分布形态和重力异常的变化,成功地确定波阻抗界面的上、下岩层间的密度差,从而也就能求得所研究剖面段的层密度。本文讨论了利用重力和地震资料确定层密度的方法和试验所取得的初步结果。
  • 朱立华
    . 1990, 29(2): 5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强烈而频繁的构造运动,促使火成岩极其发育,这就为我们寻找新的油气藏类型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钻探资料说明,高邮凹陷辉绿岩分布地区对油气生成有积极作用,但对油气聚集和保存不太有利。玄武岩分布地区是寻找与玄武岩有关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 雍世和;陈钢花
    . 1990, 29(2): 68-77.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应用计算机自动确定整个钻井剖面地层的岩性,本文根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的原理,利用有系统取芯的关键井的测井资料,建立各类测井相的判别模型和测井相-岩性数据库。然后,用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和数据库确定关键井及其它未取芯井地层的岩性,得出这些井连续而完整的岩性剖面图。我们应用此法及相应的测井相分析软件处理了几口井的实际测井资料,结果与岩芯、岩屑录井等地质资料吻合得相当好。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所开发的测井相分析软件是很有效的。
  • 经验交流
  • 王敏;张玺科;杜跃斌
    . 1990, 29(2): 7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对小型陆相盆地来说,速度—岩性分析和变速空校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解释环节,但兰德马克工作站(包括其它一些工作站)并不具备这些功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原解释系统上开发了它们,弥补了原工作站的不足。速度-岩性分析主要是建立两个速度库,包括:速度资料的加载、测井资料的标定,平均速度及层速度库的建立等。变速空校主要是二维资料的变速空间归位和三维资料的时深转换,包括:速度场的提取、视深度的转换和两步法偏移空校。实例表明,在勘探中开发这些功能是非常有用的,并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
  • 王彦春;董敏煜
    . 1990, 29(2):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合用测井曲线作模型,考虑吸收和频散的制作合成垂直地震剖面(SVSP)的快速算法,即先在频率域计算SVSP,再经傅氏变换回到时间域。这种算法具有以下特点: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较少,能有效地压制离散傅氏变换的时域折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