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3-25
  

  • 全选
    |
    论文
  • 黄玱;陈沪生;郭锡同;陈芬盛;神风殿;梁良朝;严济洪;张志杰;韩融平;崔志诚;周雪清
    . 1987, 26(1):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世界上用地震方法研究地壳结构,通常借助于广角反射或折射,即地震地壳测深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莫霍面及其上覆层的粗略结构。研究地壳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长排列的反射波多次叠加技术。如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的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COCORP)测量,能较好地研究深部地壳结构,揭露深部重要的地质现象。但其讯噪比及分辩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所介绍的全地壳地震反射剖面是以宽线技术为基础,结合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的某些技术特点,而形成一种新的反射地震剖面。它不仅对中、浅层反射有较高的讯噪比和分辩力,而且对深部地壳反射同样有效。研究表明,浅部多次反射波由于吸收作用所造成的强烈衰减远大于同时间到达的深部一次反射波,因而在较短排列情况下(2000米左右)也能有效地研究包括莫霍面在内的深部地壳反射。所得剖面能作全地壳整体解剖,并与找油气(或找矿)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以低廉的附加费用取得深部资料。鉴于工作方法及剖面特点有别于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COCORP),故称为“全地壳地震反射剖面”。本文着重介绍它的方法技术特点及地质效果,并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黄洪泽
    . 1987, 26(1): 1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准噶尔盆地内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沙漠,它们占据了盆地中大部分的面积。沙漠区的中部、中南部的蜂窝状沙丘及南北向的大沙垄的地形条件最坏,使地震资料的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在此困难的地区内改进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效果,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很多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又在以往的测线上,采取了强化野外方法的措施,并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进行比较,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进一步根据频率波数域振幅谱的分析,研究了干扰波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二维滤波以消除干扰。同时,在频率域对叠加后的剖面进行频率扫描分析,对深层反射的低频特点的认识比以往深入一步,从而提示我们今后要在更低、更宽通频带的记录上研究它们。
  • 邓敦明;曹映月
    . 1987, 26(1): 2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由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主办的“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国际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2日在南京隆重开幕。经过为期六天的学术交流活动,于11月17日胜利闭幕。本次会议尽管筹备工作时间较短,但由于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力的指导与帮助,主办单位的精心筹划与周密的组织安排,其他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特别是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大力的支持,会议获得了成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 王正昌
    . 1987, 26(1): 2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提出了一种表层均匀化静校正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地震记录上的初至即可实现上述的静校正而无需进行专门的低速带测定.根据常规的共中心点资料,沿测线对野外地形的高程和由低速带的速度变化所造成的时差进行统计,所得资料即可以足够高的精度估算出测线上各点的静校正值。当地形起伏较大和校正后的低速层面具有较大的倾斜时,还需再进行分层,并进行第二次校正。在许多较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使校正工作大大得到简化,此时基准点、校正面、野外工作方法和测地资料并不强调。本方法对表层速度值并不需要有精确的了解,基本上是直接利用记录初至时间的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正、反演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 王维佳
    . 1987, 26(1): 35-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当代石油勘探中,声测井、垂直地震剖面(VSP)以及地震勘探的联合应用与综合解释正变得日益重要。为实现综合解释,曾经在上述三种方法之间发展了若干种变换技术。然而目前还欠缺一种变换—从地面地震资料换算成VSP,即所谓的拟VSP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该方法的方案,它是基于在频率—波数域以递推方式将上、下行波向下延拓,并且使它们在穿越界面时互相耦合,从而求得拟VSP。用理论模型对本法进行了检验。予期用此法能够参照地震测井或声测井的层速度,把地面地震记录转化为拟垂直地震剖面。拟垂直地震剖面可能有助于资料解释,从而老井资料的潜力也将得到发挥。
  • 何樵登;杨宝俊
    . 1987, 26(1): 4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油气田的勘探工作中,发展3D地震勘探是很重要的。世界上一些地球物理公司已经获得了3D地震工作上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仅讨论3D资料的采集技术,其中包括恢复性放炮规则、震源最大频率的公式中的系数的计算、空间采样间隔公式和一个方程,我们可用该方程来确定资料点数、所需的炮点数和覆盖次数之间的关系。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陆续地开展了3D地震的工作。法国CGG、美国西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德PRAKLA—SEISMOS公司等大公司均有成熟的3D工作经验,其中包括野外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解释等各个主要环节.我国也积累了不少实际工作经验。本文仅对数据采集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3D的实际工作。
  • 陈林;骆毅
    . 1987, 26(1): 5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通过分析一组实测的三分量VSP记录,讨论了利用波的偏振性质确定井下三分量检波器水平分量方位的精度问题,并给出了一种效果较好的处理步骤。
  • 徐伯勋;林贵标
    . 1987, 26(1): 6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具有常规脉冲反褶积(DECON)相同条件的前提下,希尔伯特变换子波反褶积是利用多道振幅谱的几何平均值求取子波,并对所求的子波作各种整形,然后作反褶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和分辨率.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是显著的,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同时,希尔伯特变换法利用了实因果序列的性质,所以提取子波方法简单,实现方便,且一个反褶积因子可应用于许多道,节省了求因子的时间。本文介绍了希尔伯特变换提取子波的理论推导和几个实现的方案,子波整形及反褶积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际资料处理的实例。
  • 王一新;王家林;张曙明
    . 1987, 26(1): 7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简述了用重力方法计算多层密度界面的几种方法,并着重叙述了以垂直Z轴侧边的梯形棱柱的组合体为模型的正则化非线性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等。同时在理论模型试计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影响精度的多种因素。通过适当修饰与处理,此法已应用于实测重力资料的反演计算中.最后,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资料反演的结果均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杨再朝
    . 1987, 26(1): 9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区域重力测量中,大地水准面通常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无限大平面或若干个有限大平面来代替,而必须考虑其弯曲效应。对于起伏不平的地形,确难用一个函数描述它们,若仅用平面或球面函数等来表达,势必产生较大的、且又难以满足精度的重力外部校正误差。为此,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能较好地拟合地表起伏的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区域重力测量外部改正计算,可提高其计算精度与速度。并能在一般微型计算机上实现。
  • 罗义银
    . 1987, 26(1): 107-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从动力稳定性的角度阐述了地震检波器假频产生的机理及改善稳定性的途径,它较之已有的线性理论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