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6-12-25
  

  • 全选
    |
    论文
  • 何玉春
    . 1986, 25(4):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叠后Tau—P偏移方法和实现步骤, 导出了Tau—P域“偏移交换”公式。我们从两个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一是以点绕射双曲线为例, 说明方法所具有的收敛功能, 二是给出了Tau—P偏移与F—K偏移的等价证明。最后, 我们顺便讨论了Tau—P变换与二维傅氏变换的联系及转换关系。
  • 朱光明;胡建平;邱陶兴
    . 1986, 25(4): 1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讨论用渐近射线理论制作VSP非零偏移距任意形状界面模型的原理和方法, 给出了用本方法对倾斜层、断层、尖灭、弯曲界面、透镜体等几类常见模型制作的实例, 并描述了各个模型上VSP响应的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VSP的野外施工设计和VSP资料的解释。
  • 黄延祜
    . 1986, 25(4):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采用射线法研究具有连续分界面的多层介质中透射波和反射波的运动学规律, 得到了它们的运动学基本方程组, 解出了在多层介质中透射波和反射波(包括多次反射)的时间场方程。如果再将波的动力学特点考虑进去, 就近似地解决了多层介质中透射波和反射波的正演问题, 从而可获得多层介质中的人工地震记录, 为进一步研究地震勘探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杨和乃
    . 1986, 25(4): 4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折射波叠加是折射波法地震勘探的一种新方法, 它利用共接收点多次复盖方法和数字处理技术对资料进行自动分析和解释, 最后输出时间剖面和深度剖面。从而提高了折射波法勘探的灵敏度、信噪比和分辨率。本文阐述了折射波叠加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 并给出了模拟试验的结果。
  • 邹家建;刘丰
    . 1986, 25(4):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 地下介质真速度并非按V(z)=V0(1+βz)的假设线性变化, 而是一条呈非线性变化的高次幂曲线。所以, 仍用常规作图方法绘制剖面, 对深部陡倾产状地震波组的勾绘易产生畸变。同样, 用恒定的V0、β参数拟合出的平均速度, 也往往与实测平均速度曲线出入较大。采用变V0平均梯度法能够弥补这一缺陷, 比较客观地反映地下介质的实际情况。本文论述了变V0平均梯度法的基本原理, 找到了从平均速度曲线或均方根速度曲线上求取V0(t0)、β(t0)和α(t0)的近似解法, 给出了程序框图及具体计算过程, 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 李建朝;何樵登
    . 1986, 25(4): 6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常规时间偏移方法的横向分辨率特性, 揭示了偏移能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机理, 最后给出了五点有意义的结论。
  • 林自强
    . 1986, 25(4): 7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根据地震和钻井资料, 结合电测曲线及区域地质情况, 对ZH坳陷西部早第三纪沉积相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到沉积相的演变规律, 采用单井划相与地震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 将ZH坳陷西部早第三纪沉积相划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冲积扇相、河流平原相、滨浅湖相、半深~深湖相、河湖过渡相、滨浅海相及海陆过渡相。通过沉积相演化的研究, 可以推断早第三纪早期由于湖面水体不断加深扩大, 在坳陷内形成良好的生油条件;晚期海水侵入形成海陆过渡相沉积, 有利于各种砂岩体的形成, 为ZH坳陷内主要储集层段。
  • 刘清泉
    . 1986, 25(4): 8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华北盆地冀中坳陷是国内重力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简略地回顾了该区重力勘探的历史, 论述了勘探初期重力勘探所起的先导作用, 列举了勘探后期重力测量精度提高后地质效果显著提高的两个实例, 说明重力勘探方法不仅可用于了解覆盖区内的区域地质构造, 而且可用于勘探地质条件优越的地区探查局部地质特征。文章还以应用重力资料与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的一个实例, 强调指出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 翁史炀
    . 1986, 25(4): 93-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文章[1]中, 我们用明确的数字论证了使用均匀概率密度(线性概率分布)的噪音, 只能在一个极窄的动态范围内使信号的真振幅得以恢复(即要求信噪比小于等于1)。这样的噪音显然对于动态范围高达120分贝的地震信号的真振幅恢复是无能为力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到一个最佳的噪音函数以获得相应的最大的真振幅恢复能力。由此, 也期望此项技术能够得到正确的评价, 对它在应用上的局限性有一深入了解。
  • 张伟
    . 1986, 25(4): 101-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K—L变换方法和在模式识别问题中利用K—L变换进行特征压缩的基本概念, 并以实例说明了它在地震信号特征压缩中的应用, 实际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