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3-12-25
  

  • 全选
    |
    论文
  • 神凤殿;杨清波
    . 1983, 22(4): 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宽线剖面方法已经提出多年,但在我国还未广泛应用于生产。苏北TG地区的油气评价较高,但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多年来地震资料一直过不了关。一九八二年度,我们在该地区采用地震宽线剖面方法生产,用一个队年做了92.16公里的宽线剖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对该区的地质条件,以往的地震勘探工作,地震宽线剖面的野外工作方法,宽线资料处理,宽线资料的常规解释与空间定量解释,以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作了论述。
  • 张用夏
    . 1983, 22(4): 1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文本通过对含油气构造航磁异常的分析,按地质成因将其分成三类:火山岩构造异常;基岩断块异常;沉积层背斜异常。文章结合大量实例分别对其作了详细的论述。当然,只有在具备一定地质及地球物理前题的地区,通过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地震、重力及放射性等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对比解释,才能用航磁直接发现含油气局部构造。
  • 于振清;王贵和;马四来
    . 1983, 22(4): 3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遵循模型与地质构造相似原理的基本准则,以模型地震学为基础模拟假想的地质构造,采用偏移垂直剖面法和反向反射法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记录分析了二维层状模型及断层构造模型中弹性波垂直时间场的某些特点,以为垂直地震剖面法的地质解释奠定基础。
  • 李玉林
    . 1983, 22(4): 4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从四川地震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模型计算,论证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山区剩余静校正是影响叠加速度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叠加速度的精度,获得较高精度的速度谱,应该采取速度谱—剩余静校—速度谱的循环迭代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试处理,并对反褶积、一次剩余静校、二次剩余静校后的速度谱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均方差,取得了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的结果。文章最后介绍了实现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和参数选择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在小型计算机上实现。
  • 李建朝;何樵登
    . 1983, 22(4): 5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借助于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素解法,本文解决了标量波动方程有限元素法在地震勘探正、反演技术中的应用问题。文中详细讨论了自激自收地震记录的合成、共炮点地震记录的合成、各向变速地震资料的15度近似偏移以及精确偏移等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 王纪民
    . 1983, 22(4): 6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在P·M·Shah1973年对二维情形定义的一个速度(VNMO)并将其与地层参数联系起来的DIX型公式的基础之上,对同一个CDP点定义VNMOX和NNMoy两个速度,经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三维情形下的相应结果,我们称之为三维的DXI型公式。文章还通过理论模型的正、反演试算,证明了公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龚建人
    . 1983, 22(4): 7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引入数理统计等理论,对松嫩平原的微测井速度资料进行了数值分析,从而深化对表层速度资料的认识,有助于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工作。
  • 吴秀金
    . 1983, 22(4):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对非平面地质体产状要素进行数学求解。该命题的数学论证可以概括为:三维空间任意假想曲面上任意点S(x',y',z')的空间位置,可以转化为地面上某点的坐标P(x、y)而求得。
  • 梁(汲金)廷
    . 1983, 22(4): 8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最近“感应测井的高次几何因子”一文利用微扰法第一次求得了全非均质情形感应测井响应的形式解,解答用级数表示。但对于非缓变电导率的介质,该文并没有从理论上证明级数的收敛。本文指出,对单一水平地层情形,截取[3]文形式解的一级项[下文公式(1)],得到的恰是文献[6]曾经给出的几何因子近似。但用它计算视电导率测井曲线,会造成测井曲线上人为的间断。因此,不能直接应用文[3]中的形式解的一级项来求非缓变电导率介质情况下的感应测井的响应。本文所作的分析,正是为按文献[4]的方法来利用文献[3]中形式解的一级项作准备。
  • 经验交流
  • 苏顺清
    . 1983, 22(4): 1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野外施工中,每一炮放得好不好,操作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室内解释人员对每一炮质量的评价,都离不开监视记录。而每一张监视记录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生产条件,仪器录制因素,还与仪器的回放因素有关。下面提供一些监视检查记录的正确录制方法。
  • 王东辉
    . 1983, 22(4): 107-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DZ—751型48道磁带地震仪是在DZ—701的基础上扩充记录道数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故颇受野外队的欢迎。其记录流程同701型,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四个“公控”抽屉。每个“公控”控制12道放大器,起始控制量可根据各道能量大小加以调节。由此会带来一定的人为误差影响,主要是由“公控”引起的放大器“桥”衰减电路的相位失真。当“桥控”电压不同时,“桥”内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信号相位超前量不等,以至超出了误差要求范围。
  • 刘永东
    . 1983, 22(4):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DFS—V数字地震仪是比较先进的轻便型数字记录地震勘探仪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改变它的通频带。
  • 葛福如
    . 1983, 22(4):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有人认为,“相位差”应列为地震检波器出厂的一项技术标准。为了弄清楚检波器相位差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能否利用主要影响因素来控制“相位差”,我们利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频率是影响相位差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进一步找出了利用检波器频率控制“相位差”的具体条件,证实“相位差”可以不列为检波器的出厂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