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2-06-25
  

  • 全选
    |
    论文
  • 陈沪生
    . 1982, 21(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分析了石油物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目前存在的差距。着重叙述了当前石油物探发展中要大力解决的十个方面的问题:1.规划;2.数字化;3.“三位一体”的地震勘探;4.“三环”并举,重在成果;5.回放处理;6.充分利用老资料;7.发展新的综合物探方法;8.研究工作;9.技术装备;10.技术培训。并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技术政策、发展措施和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 欧庆贤
    . 1982, 21(2): 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指出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推广后,在原始记录要求上所引起的争论,以及不解决这一问题对工作带来的危害。同时,具体形象地讨论了记录信噪比与有效波的可辨性之关系,估价了当前数字处理的能力。从而,得出在验收时应考虑水平叠加剖面情况的结论,并提出继续重视我国中小型电算站的建设、配套、改革和利用,以及要注意加强我国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的组织和研究的建议。
  • 滕吉文;王谦身;魏斯禹
    . 1982, 21(2): 1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基于我国多年来人工爆炸地震、重力、航空磁测以及天然地震对地壳构造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不同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和其区域性特征,并特别强调了按照地壳厚度和深部断层分类的原则。文中给出了中国地壳构造的基本轮廓分布图。中国地壳的沉积岩层和地壳整体厚度均由东向西逐渐增厚,但他们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厚度的突变地带与地震活动、构造运动相关,同时又是地球物理场显著变化带和地质上的蛇绿岩套与混杂堆集的地带以及大型断裂的汇集地带。基于这些要素,全国及相邻地区可以划分为九个块体。由于块体边界均为纵横的大型断裂所切割,故在我国大陆、临海及其相邻地带构成了多个断块的镶嵌构造。这些块体的大小、形态均不相同。它们反映了深部地壳与上地幔物质运移的特征及其对地壳构造与形态的影响。
  • 牛毓荃;陈俊生;金福锦
    . 1982, 21(2): 3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中国各主要含油区的地表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回顾了以往在这些地区所采用的地震工作方法以及近十年来取得的效果。同时,还论述了今后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 何嘉璞;胡蔚昌;王美新
    . 1982, 21(2): 4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根据在大城地区用数字仪进行的地震方法试验,说明在方法合理、地震地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使用地震方法了解古生界(主要是下古生界)侵蚀面及其内幕结构是可能的。文章展示和解释了实际资料。
  • 吴光
    . 1982, 21(2):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叠后射线深度偏移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利用现有偏移程序对时间偏移剖面作所谓剩余偏移校正的方法来完成深度偏移。
  • 姚姚
    . 1982, 21(2): 62-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拟速度测井中,地震子波是根据信号检测理论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算的。当假设干扰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音时,最大似然准则等效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求取地震子波的最大似然估计值就是求解一个托布里兹方程组。在假设干扰为其它情况时,可引出另外的方程组。本文仅讨论了最简单的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干扰情况。子波处理是将地震记录中既非零相又非最小相位的子波处理为零相子波,进而处理为最小相位子波。这样可提高记录的讯噪比,使拟速度测井结果更为精确。其中间结果(零相子波记录)在地震解释中极为有用。
  • 袁文光
    . 1982, 21(2): 7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就气枪信号海上测试的几何条件以及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单个气枪信号线性传播的范围和由水面效应引起的震源方向特性。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了气枪阵测试时水听器至阵的距离及偏斜范围。指出测试仪器应具有良好的宽频响应,并提供了一个海上测试的实例。
  • 许文源;徐伯勋;王怀恩;姜成栋
    . 1982, 21(2): 8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消除水层鸣震问题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用反向消去法,即用一种相关分析法消除深海鸣震现象。我们在DJS-11计算机It对理论模型做了多次试验,效果较好。本方法的优点是所要求的前提较少,缺点是当鸣震与其它波形叠加在一起时,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方法是参考国外有关资料,作了相应改进后提出的,文中具体介绍了实现本方法的各个步骤。
  • 汪天伟;崔希俊
    . 1982, 21(2): 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了利用光导纤维来传输地震信号的新技术,即利用载波调幅及频分制的原理,将地震信号变成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将各道地震信号传送至地震仪加以记录。
  • 李毓茂
    . 1982, 21(2): 10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针对石油地质勘探和直接找油的课题,本文介绍了频率测深法的原理和特点,通过与直流测深、瞬变场测深及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的理论曲线对比,得出了频率电磁测深的分辨力和有效性都较为优越的结论。文章还通过写直流电法、电磁法、激电法及瞬变场法等直接找油气的特点之比较,提出了频率电磁测深法的方法和仪器具有直接用于油气勘探的可能。同时,还讨论了进一步发展综合方法研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