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1-06-25
  

  • 全选
    |
    论文
  • 王维佳
    . 1981, 20(2):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提出一种非密接界面模型,其中两个弹性固体被一个粘性流体薄膜所分开.按照粘性流体的摩擦定律计算了边界摩擦力,最后得到小入射角p波或SV波的,以及任意入射角SH波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当粘滞系数趋于无穷时,粘性界面模型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退化为密接界面的相应结果,粘性界面模型的一个特点是当上下弹性体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时,反射系数可以不为零.
  • 吴律
    . 1981, 20(2): 1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克莱鲍特(Clearbout)偏移方程和大倾角偏移方程在计算机上实现可以归结为纯相位滤波,因而适用于振幅保持处理.但由于此两种方法的波散现象,存在绕射波收敛不完全等问题.本文讨论高阶偏微分方程与波散的关系,给出了三阶、四阶和五阶偏微分方程的波数曲线,提出了55度偏移的差分方程及其在计算机上的算法.
  • 侯重初
    . 1981, 20(2): 2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实际工作中,总希望有这样一种压制高频干扰的理想滤波器:它能把大于某一指定频率的成份“绝对”地压制掉,又“绝对”地使小于这一指定频率的成份不发生畸变.但是,在数字滤波中,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一种充分光滑的函数可以作为这种滤波器,补偿圆滑滤波方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在频率域中,对于压制信号中的高频成份来说,现有的充分光滑的函数,虽然能起很大的压制作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中频和低频成份,这种对中频和低频成份的压制,却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为了减少这种对中、低频成份的压制,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这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补偿圆滑滤波法.
  • 王天禧
    . 1981, 20(2): 3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叙述在地震勘探数字处理中用希尔伯特变换完成一维、二维、三维信息的某些特定通放区的数字滤波方法.本文还说明用这儿提出的方法可将通常所用的二维或三维褶积简化为二个或三个串联的希尔伯特变换——一维褶积.这不仅保证了二维或三维滤波,甚至能在中小型计算机上实现,而且容易确定出滤波参数,运用灵活.
  • 曹景忠
    . 1981, 20(2): 4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详细讨论了同态反褶积中展开相位的性质,提出了展开相位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新算法——双临界值及导数判别的算法.并讨论了临界值大小与分点数N的关系.
  • Jack Olivcr;Richard W·Allmendinger
    . 1981, 20(2): 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美国高度发展的石油地震反射剖面测量方法技术已通过COCORP研究机构应用于研究大尺度的大陆地质和大地构造问题.COCORP是大陆反射剖面测量协会的缩写.该方法应用五个大型卡车震动器组合做震源,应用9.5公里长,2304个检波器、96道的排列接收.震源时间函数是由8—40Hz扫描.测量参数是标准的24次共深度点叠加.一般都能得到基岩内部反射界面的数据,其深度有时达到40~50公里.在美国已经在14个不同的地点做了2400公里以上的测量剖面.这些主要地质构造的三维的或者深度的观测,提供了新的重要地质特征的认识.诸如汇合板块边沿和大陆一大陆碰撞带:主要的断裂、主要的基底断块隆起和地震构造带等.有时地面观察和研究断层也能够确定地壳中的深部断裂.这些成果是对地面地质和其它地球物理方法的观测结果的补充和综合.这个方法当然完全可能有效地在中国应用来进行区域的研究诸如印度—欧、亚碰撞带,它包括有:印度一雅鲁藏布缝合线;西藏高原一唐古拉山带;南山和天山褶皱带;东中国中部深断裂和山西地堑等所举出的少许几个例于.中国的地质和大地构造的特殊性质,使上述重要的地壳特征的研究引起了特殊的科学兴趣.
  • 潘作枢;滕吉文;申江胜;王孝沛
    . 1981, 20(2): 7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青藏高原为近代构造与地震均十分活动的地区,并有独特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与物质组成.为了探讨本区南部航磁异常及其与深部构造的关系,对航磁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航磁比例尺为1:20万,精度为土5伽玛,飞行高度平均三千米.研究区域包括冈底斯—念青唐府古拉褶皱系,喜马拉雅褶皱系以及这两个褶皱系的分界线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我们在此也称之为雅鲁藏布江碰撞带,文中将对此进行论述.本区的磁异常要是由岩浆岩体所引起.酸性岩的磁化强度一般在300×10-6CGSM以下.超基性岩约为(1500~4000)×10-6CGSM.两者所引起的磁异常具有一定的差别.本区磁倾角约为44°,并且多数异常的走向近东西向,使△T异常比较复杂.
  • 袁文光
    . 1981, 20(2): 9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研究了海洋地震勘探漂浮电缆(变压器耦合)的等效电路和计算方法,推导出了海洋压力检波器的微分方程以及其振幅特性、相位特性、灵敏度等的表达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几种漂浮电缆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最后应用理论成果讨论了电路中某些参数的选择问题.
  • 欧庆贤;王世库;张秀容
    . 1981, 20(2): 10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通过对一个地区进行弯线多次叠加面积测量的试验研究,以实践为基础摸索和总结了弯线技术全过程中系统化的技术要求及影响弯线效果的因素.同时对弯线和直线观测的成果做了全面的对比,从而充分地肯定了在实际中推广使用弯线技术的可行性.弯线技术虽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设计、施工和处理上的周密的考虑和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