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79-06-25
  

  • 全选
    |
    论文
  • 顾功叙
    . 1979, 18(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回顾了三十年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中国普查石油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1950年代后期发现大庆油田的典型事例.这是地球物理成功地普查发现油田的一个相当生动和有兴趣的事例(Case History).为了进一步发展,除了大力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以外,提出了研究试探利用地震波法直接寻找深埋的碳氢化合物的蕴藏,从而直接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矿床,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并有一定苗头.
  • 黄绪德
    . 1979, 18(2): 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我国二十五年的陆上石油物探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许多经验教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油、气田,首先都是用物探方法找到构造以后才发现的.对于各种不同地表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的地区做了大量石油物探工作.在研究区域构造和各种局部构造圈闭方面,物探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物探的作用,今后对我国北部、西北、西南和东部物探工作面临的课题应作深入研究.在处理物探工作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深入总结.文中对上述各方面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物探工作应有的任务和物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
  • 刘光鼎
    . 1979, 18(2):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中国二十年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作者首先论述了现代海洋物探的技术要求,然后讨论了大陆架油气调查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沉积盖层中的深部反射层位,断层的确定,以及直接寻找油气等.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在海上寻找石油和天然气问题中,研究莫霍面的重要性.
  • 刘大恒
    . 1979, 18(2):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叙述了测井作为石油普查勘探的一种手段的重要性.对建国三十年来石油普查测井工作的发展作了回顾,评价了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发挥测井在石油普查勘探中的作用,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测井工作,提高测井技术水平.
  • 聂勋碧;何玉春
    . 1979, 18(2): 2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山区表层因素严重影响地震剖面的质量,我们采用了多个相邻的CDP道集同相叠加组成模型道,当道数足够多时,模型道在整个测线上趋于稳定,它的时间位置就是静校正零基准线的位置.只要将CDP道集内各道向对应的模型道对齐,就可以同时完成道集内和道集间的剩余静校正.本方法可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强叠加能量,使浅中深反射层光滑连续,构造形态清晰……,它比引进的1704和1724机的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更加完善.本方法程序简单,占用内存量小,处理速度快,适用于小型计算机.方法的适应性广泛,无论是弯、直测线;单、多次覆盖剖面都可应用.本方法也可作为修饰性程序应用于地震勘探的数字处理中.
  • 王照华;许云;徐伯勋;赵静萱
    . 1979, 18(2): 58-66.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略述波动方程叠加偏移有限差分法在国产一五○电子计算机上的实现,着重讨论实际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即差分格式稳定性问题,速度参数对偏移结果的影响,剖面中的弧形干扰现象.
  • 吴律;马艳茹;何佳
    . 1979, 18(2):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适用于40多度倾角的地层偏移,所需计算时间只要克莱鲍特(Claerbout)算法的五分之二.文章的末尾介绍了实际资料处理的例子.
  • 李秀新;刘德良
    . 1979, 18(2): 7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深部地质情况的探查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应用重磁解析延拓的成果,参考其他资料,对隐伏断裂的力学性质和纵深延展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根据主要隐伏断裂的构造格架及其所处深度,全区可依次划分为东西向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和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全区地质体最主要的运动方式,表现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体的左行平错扭动,东西向构造地体层在南北向构造地体层之上发生挤压推复作用
  • 汪天伟
    . 1979, 18(2): 9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介绍沃希变换和符号位检测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当前,各种数字地震仪都是把各次采样和各道间数据作为独立的、不相关的信息进行传输和记录,因而传输和记录了大量多余的信息.实际上,各次采样和各道间的数据都密切相关,可以将这些信号的数据进行压缩,以充分应用传输和记录信道,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目前,统计数学、数学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成就,已可以实现在检波器站上将数据压缩;在计算站上也有从压缩的数据中检出有用的信息恢复其本来面貌的能力.这就为研制数据压缩的地震仪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