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78-12-25
  

  • 全选
    |
    论文
  • 聂勋碧;郝骅;何玉春
    . 1978, 17(4):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多道模型自动静校正方法原理已在中有过介绍,1977~1978年间,我们进行了实际资料处理,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它在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强迭加能量,使同相轴光滑连续,构造形态清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在资料处理技术的改善方面,不仅使本方法可用于小型计算机,且有高的处理效率。
  • 刘馥
    . 1978, 17(4): 1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前言去年我们按照“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问题研讨”一文的思路,对共深度点道集剩余时差校正及剔野值后的统计平均方法提取炮点接收点剩余静校正值两个问题,在150机上对实际资料处理了一条剖面。
  • 王建华
    . 1978, 17(4): 3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关于直接从地震资料中进行速度分析,许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研究。1955年,DiX首先提出水平地层,层间均匀介质条件下所适用的Dix公式。最近一些年来,国内、国外许多种的速度分析都是用它从均方根速度中取得层速度的。但是Dix公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 国家地质总局第二物探大队
    . 1978, 17(4): 5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概况龙门山前断褶带前缘的川西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交通方便。含油气地质条件比较优越,是现阶段四川盆地找油前景尤为良好的地区之一。自1976年,国家地质总局确定了“强攻川西北”的勘探方针,开展石油普查会战。
  • 成都地质学院测井组;川南队
    . 1978, 17(4): 6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测井资料进行数字处理及解释工作,近年来已在国内一些油田普遍展开,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成果。在四川,这项工作曾一度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考虑较少。但是,随着测井工作的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引用,各项基础工作相继展开,这些都给进行测井数字处理及解释工作创造了必要而有利的条件。
  • R·N·斯托尔特;赵伯芳;崔希俊
    . 1978, 17(4): 8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当水平座标或座标系被它们的傅氏共轭代替时,一般说波动方程偏移迭加是比较简单的。本文利用这个概念讨论了二种实用的偏移方案。一种方案扩展了克莱波特有限差分法,大大缩小了通常在倾角较大和频率较高时与这个方法有关的波散问题。第二种方法牵涉到时空域的傅里叶变换,在共轭空间利用全标量波动方程可以彻底消除(直到假频的)波散。第二种方法对三维偏移和迭加前偏移显得特别适用。
  • J.C.鲁宾逊;T.R.罗宾斯;王宝祥
    . 1978, 17(4): 11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以数字计算机处理地震时间剖面的二维偏移采用了多种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手工偏移以及自地面检波器位置返回至地下的弹性波传播的计算机模拟偏移。以往使用的方法为正常时差方程法,主要方法是应用其空间导数。“倾角域”偏移与特殊剖面有关,在这些特殊剖面上所有同相轴均具有相同的空间时间斜率,同时每一个斜率的偏移是求地下均方根速度的平凡函数和有关的垂直双程旅行时间的近似值。实际过程为(1)通过使用合适的倾角判别相关函数将地震剖面分解成所谓“倾角块”;(2)将每个倾角块进行偏移;(3)重新组合被偏移的倾角分量(倾角块)。倾角判别相关函数是综合了地震时间剖面“代数的”和“绝对的”倾角空间混合而计算出来的。输入地震资料本身并不是空间地在倾角块上,而是通过相关倾角块相关函数减小其振幅,这些倾角块的函数不是相关分量。关于对空间不变量和变量的地下速度函数偏移公式的推导见附录。主要方法具有一些计算上的优点。此外,由于方法所固有的倾角带通(扇形)滤波,可不断地改善信噪比。本文包括了合成的和野外的地震实例。
  • W.A.施奈德;林民瑞
    . 1978, 17(4): 13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六十年代后期,地震数据的计算机偏移在波前图和绕射曲线的基础上成为人工偏移技术的一种必然产物。沿着一条绕射双曲线求和(积分)法已被认为是熟知的点与点坐标自动变换的一种方法,这种变换原来是由解释员将反射波由x,t(传播时间)域绘成x,z(深度域)的过程中完成的。我们将要把偏移的数学公式作为纯量波动方程的解来讨论,其中地面地震观测值为已知边界值。这个边界值问题的解是遵循标准方法,当存在面积的或三维的覆盖时,偏移图像表示为已知地震观测值上的面积分。如果只用于二维地震覆盖,通过假设地下的情况,波动方程偏移仍然是可能的。因此,地面记录的数据,并不是垂直于地震剖面变化。这样假设后,面积分就简化为地震剖面上的线积分,适合于修改计算隐含的宽边积分。二维和三维积分偏移算法都不要求纯量波动方程的任何近似值。唯一的限制是采样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对速度场精确的了解。我们也可把偏移看成是向下延拓运算,它把地面记录数据变换成较深处的假设记录面,这种变换实质上是褶积变换,根据其特性来推导并讨论二维和三维中的变换函数。简单的分析和偏移的计算机模拟数据用来说明偏移的基本性质及积分方法的逼真度。最后还提出了有关这些算法在二维、三维的野外数据中的应用并就它们对地震图像的效果进行讨论。
  • О.К.格洛托夫;赵雪涛
    . 1978, 17(4): 164-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随着对地层不整合条件下的沉积盖层下部构造进行普查,地震勘探,目前,实质上已成为给深钻提供构造的唯一方法。
  • R.卡辛斯;杨树人;胡志平
    . 1978, 17(4): 169-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特别从地质方面对于用空间站遥感进行勘探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作了论述。为了改进对地质线性体的解释和对土壤及岩石的鉴别,本文对多光谱图像的增强技术及其作用均作了阐述。本文针对遥感在不同地质区域的三种不同应用情况作了说明。本文对用空间站遥感能否既可用于区域又可用于局部地区勘探的问题也作了叙述。使用遥感,实际会有助于部署航空及地面地球物理方法的勘探工作,并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