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77-03-25
  

  • 全选
    |
    论文
  • 国家地质总局第二物探大队;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协作小组
    . 1977, 16(1): 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地形变化、低速带厚度变化和表层速度变化剧烈的地区从事地震工作,若不作“静校正”,是无法进行地震资料基本处理和解释的,如:速度的求取、各种迭加……。目前,国内研究“静校正”的单位还不多,江汉油田曾利用共深度点道集研究静校正值的提取,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从国内外介绍的资料来看,提取“静校正”值的方法很多,但我们对这些方法都缺少实践,这次试验只是根据四川的一些特点,如:山势陡峭、低速带变化大,地下速度值高……选用了在“共一炮点”和“共一接收点”平面上提取静校正值。为了弄清静校正的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和正确地应用方法,我们首先用理论模型对方法进行了试验,下一步应把方法推广到实际资料中去。
  • 复旦大学数学系;江苏省第六物探大队
    . 1977, 16(1): 3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数学处理及计算方法§1 射线轨迹计算简述我们知道,在石油地震勘探中,几何地震学迄今仍不失为资科处理与剖面解释的简要理论根据。针对各种复杂地层构造的模型,或者针对预先知道的具体模型,进行射线轨迹的计算,确定自激自收的时距曲线,将有助于时间剖面的解释。为此,我们探讨了射线轨迹计算中的数学现象,复杂地层构造的教学表示方法及计算步骤的一体化问题,研制了适应于任何复杂地层构造射线轨迹计算的通用程序,并且已经设计与计算了一批模型。这里,先简要地叙述上述计算的数学内容。问题的提法是:巳知任意形状的一个复杂地层构造如图1所示。
  • 赵雪涛
    . 1977, 16(1): 4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提出了克希霍夫(Kirchhoff)波动方程的一种形式,这对地球物理学家进行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解释是有用的。将克希霍夫的延迟位方程进行简单整理,反射过程可以看作震源子波的导数对所谓的“波前扫描速度”(“Wavefront Sweep Velocity”)的褶积。这个波前扫描速度是入射波前覆盖反射界面的速率的度量。通过对具有不同曲率的地质模型的波前扫描速度的比较,人们对绕射波振幅和反射波振幅与界面曲率的关系会得到一个直观的概念。同样,根据波动方程的这个褶积式,很容易得到反射波振幅的几何光学解。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据波前扫描速度方法,可以发展一种图解法使地球物理学家能够应用圆规和直尺来估算曲率与绕射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
  • 黄绪德
    . 1977, 16(1): 7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时深转换程序 TEUF——将时间剖面转换为偏移后的深度剖面的程序。当作者20年前第一次投身于地震反射法时,整天从大约10张大的简单的地震记录中对比反射波并用虚炮点法或切线法将它们偏移(即将它们归到真实的深度位置上)。工具是直尺、两脚规,有时也用波前量板。自从那时以来,反射地震在各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模拟磁带记录、多次覆盖、数字记录和数字处理都有了发展。由于有了地震剖面图使解释变得容易了。可是作为结果显示的深度剖面仍是根据人工逐个检测的反射波。当然用数字计算和偏移后的反射层绘制程序可以经济合理地进行。
  • 初春田
    . 1977, 16(1): 88-95.    摘要 ( )    PDF全文 ( )   
    现在发展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是用常规的地震时间和速度资料显示三维构造。在基准面和反射面之间给出垂直时间或者网格数据的一个等值图,并且也给出地下速度分布,这就可以绘制反射面的等值图。这种程序应用线性垂直速度的近似值,这种速度对在基准面上的任意点的各个时间值是可变的。这是可能的,因为线性垂直速度一般以同一形式反映自然速度分布,以它作为波的传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