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75-06-25
  

  • 全选
    |
    论文
  • 江苏省第六物探大队队
    . 1975, 14(2): 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一、历史的回顾 HZ构造位于GI凹陷东部,是含油远景评价较高的地区之一。从一九五八年进行地震勘探工作以来,共计完成地震剖面达700多公里。由于该区多次波和火成岩发育严重,资料一直未能过关,经历了几进几出的过程。
  • 古晏光
    . 1975, 14(2): 1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一、前言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偏移迭加方法在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偏移实际上就是绕射扫描,绕射扫描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结果,但尚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
  • 时作舟
    . 1975, 14(2):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石油物探”1974年第2期上,四川省第二物探大队的同志介绍了一篇“倾斜界面的绘制”的文章。现在我们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讨论意见。
  • 江苏省第六物探大队队室内组
    . 1975, 14(2):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我队生产的EZ140线位于反射较好的地区,采用40米道间距、1720米的排列,六次迭加的工作方法应该得到较好的迭加剖面。由于一度野外施工不严,使用过期较长的雷管。该测线原始资料中含有大量的时差较大(远大于2~3ms)的假讯号(放炮电流感应讯号)。因此,回放的六次迭加剖面(图1)讯噪比低,波组连续不好,多次波也没有压干净。使该测线不能用于解释。
  • . 1975, 14(2): 3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我们来看几个模型,这些模型对许多解释者是很熟悉的。首先设计一个程序以得到模型的深度剖面,沿剖面计算并画出一系列正入射的反射路径。其次,利用第一步的结果计算并画出时间剖面,它恰好显示一个理想的迭加所能看到的地下界面。
  • 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科技组
    . 1975, 14(2): 5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一、前言一张反射剖面图表现的是地下界面的非“聚焦”图象。在地层结构复杂地区,这种非:“聚焦”图象不能揭示出地下界面的真正几何形态。有时,未经偏移校正处理的反射剖面根据其反射特征,有可能反映出一些孤立的构造(如一个断层或一个向斜)。但一般说来,应用偏移校正将复杂地区的反射资料进行“聚焦”是必要的。
  • . 1975, 14(2): 6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用简单的射线轨迹可以在计算机上产生共深点地震反射资科,对处理技术的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实际野外记录。具有常速的弯曲界面已用于模拟复杂的地质形态。选择了两个模型来阐明由弯曲地质界面而引起的问题,即:界面深度的横向变化,是非线性的,视迭加速度就产生大的空间变化。具有深层构造及不含风化层的三层模型被用作控制模型。同时,为了进行对比,控制模型的近地面插入一个厚度可变的低速风化层,低速层厚度比通常的风化层要厚一些,这里较好地运用了静校正法的技术。计算出了两个模型的传播时间、时差、视均方根速度及层速度。风化层对均方根述度及传播时间都引入了误差。所叙述的方法对这些误差进行了补偿。应用于传播时间的静校正使视均方根速度的起伏减小。厚风化层模型的各个数值都是“过校正”的,因此,对近地面和深部地带向斜(背斜)替换了假的背斜(向斜)。其结论:计算机模拟是处理共深点地震资料时分析专门问题的有用手段,诸如分析覆盖层横向变化大而引起的速度估算值误差等问题。
  • . 1975, 14(2): 7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地震勘探方法在地层油藏(地层圈闭)的勘探中的应用。叙述了1983年以前模拟记录、一次覆盖的老的地震方法时期对地层油藏勘探所取得的成就,并且举出了六种类型地层圈闭的勘探史作为例子。全文着重阐述了现代地震勘探技术(数字地震记录、共反射点多次迭加、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等)在勘探尚未发现的地层油藏中的巨大能力和重要作用。本文系根据美国《地球物理》杂志1971年第36卷第2、3、4期中的三篇连载文章(作者约翰·马尔)译出。为便于阅读和衔接,对原文略有删节和更动。
  • 江苏省第四物探大队回放站
    . 1975, 14(2):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MJ—681回放仪中,无论是录制或回放都是逐迹进行的,工作时,两个15路磁头都贴在鼓面,不工作的磁头也白白地磨损。为了减少磁头的无用磨损,我们搞了磁头自动起落装置。
  • 江苏省第四物探大队回放站
    . 1975, 14(2): 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由于野外已广泛采用大排列多次迭加法生产,在进行室内回放处理时,DZ664基地回放仪的弱点(校正量小,不稳定,磁鼓数少……等)愈来愈突出,已不能满足现在生产对回放仪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各级领导下在重庆地质仪器厂、上海地质仪器厂、上海电表厂的大力协助下,对DZ664基地回放仪进行了改装,改装后仪器全貌见照片1。
  • 江苏省第四物探大队回放站
    . 1975, 14(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校正转录过程中,由于活动磁头的运动,特别在大校正量的情况下,一带来严重的频率畸变和幅度增大(在采用调宽调制方式时),造成记录浅层讯噪比很低.
  • 江苏省第四物探大队回放站
    . 1975, 14(2):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现在多次迭加生产常采用端点放炮(1道或24道)校正转录时千分率要随着放炮端点的改变而改变,而DMJ—681回放仪中,没有千分率的倒向装置,因此千分率电位器大幅度的拨动,经常损坏电位器的计数器。且使拨千分率的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回放效率,为此我们采用了两套千分率。
  • 江苏省第四物探大队回放站
    . 1975, 14(2): 137-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DMJ—681回放仪剖面鼓,半径为210mm,每张记录长1.26M;但是无论是一次剖面,或迭加剖面,我们只能利用到记录的3秒左右,一般都得把记录尾部的四分之一裁掉,这样就造成相纸很大的浪费。
  • 江苏省第六物探大队队室内组
    . 1975, 14(2): 138-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众所周知,在多次迭加法已经成为磁带地震勘探的一种基本野外工作方法的今天,组合检波法不是相对降低了价值,而是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因此对于组合检波形式的选择和效果的分析,仍应给以充分的重视。本文仅提出一种适用于目前常用的各种任意复杂组合检波法形式的方向特性的快速计算表,以供同志们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