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65-06-15
  

  • 全选
    |
    论文
  • И. И. 顾尔維奇
    . 1965, 4(3):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近年来,由于地震波动力学理论的显著发展,弄清楚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同一观测点上反射波可能比同一界面上来的折射波强,这是与以前的概念不同的。因此,必填特 别重视远离振源观测时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 N. A. 恩斯特伊
    . 1965, 4(3): 1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相关分析目前正处在从实验研究向实际应用过渡的阶段。本文希图有助于此种过渡。
  • 古宴光
    . 1965, 4(3): 3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本文简要叙述了几年来在黄土山区进行地震反射波的试验。对各试验阶段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介绍;归纳了在黄土山区进行反射波的初步观测和解释方法;提出了当前试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Ю. B. 納帕尔科夫
    . 1965, 4(3): 58-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地震波调节方向接收法的发展,使得近来可能提出应用地震方法勘探不光滑的非均匀地质界面的问题。这种界面的反射波,没有足够长的规则波前,因此,地震记录上也没有长的同相轴。
  • E. A. 科兹洛夫;A. A. 卡尔岛馬金
    . 1965, 4(3): 6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弯曲反射界面情况下根据反射波时距曲綫确定有效速度时,一般用对平界面求速度的方法,然后对得出的有效速度值再进行界面弯曲校正。为计算校正值必须知道界面的埋藏条件。
  • Л. Д. 拉依赫尔
    . 1965, 4(3):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前喀尔巴阡山包括两个地质区:俄罗斯地台西南边缘(斜坡)和前喀尔巴阡山边缘坳陷。坳陷又分两个带:内带和外带。内带与喀尔巴阡山脉相接,外带与地台边缘相邻。
  • 罗伯特. P. 托馬斯;罗伯特. H. 摩里逊
    . 1965, 4(3): 86-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整理地震资料的步骤之一是对地形高度的变化进行校正。这需要采用一个共同的参考面,即通常所謂的地震基准面;同时也指流动基准面(Floating datum),起伏或弯曲基准面,或者平面基准面。
  • 林民瑞
    . 1965, 4(3): 101-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电测曲线的解释中,受非水平层影响的畸变曲线屡见不鲜。
  • В. Ъ. 拉島哥尔尼科夫
    . 1965, 4(3):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为了计算任意形状三度体的重力效应,可以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即用一组平行于观测面并位于不同深度Zi的平面来切割物体M(图1),把物体的每个截面都看作是一个无限薄板,就可以确定其引力效应Ut,然后进行积分。
  • З. М. 斯列巴克
    . 1965, 4(3):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前在广大面积上正在进行着1:100000和1:50000比例尺的重力测量(精度为±0.2-0.4毫伽)。
  • J. Y. 舍罗
    . 1965, 4(3): 117-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拿起一张几年以前作出的航磁成果图来,往往使人心中交織着高兴、遗憾和束手无策之感,使他高兴的是有些预言得到了征实;使他感到遗憾的是有些误差或不正确的判断以现有的经验来税是可以避免的;最后,某些仍然无法解释的现象会使人感到束手无策。
  • А. П. 安彼洛戈夫
    . 1965, 4(3): 125-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在油气田开发时,在一系列情况下,例如当注入水不能完全补偿采出的液体时,在个别井段会出现地层压力的降低,在这种地区继续钻进时,生产层会产生很深的泥桨侵入。